寄荣子雍三首(其一)

东风三月洛阳城,倾盖相逢气倍增。

看尽园花方信马,饮斜楼月更挑灯。

年光飘忽双驰毂,心事萧条一老僧。

酒病年来慵把笔,新文寄我苦凭陵。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春风三月吹过洛阳城,初次相遇就感到气息倍增。
观赏完园林的花朵才相信马儿可以自由驰骋,夜晚在斜楼上赏月还需挑灯照明。
岁月匆匆如流水,我们如同两辆疾驰的车轮,各自忙碌。
近年来因酒而病,懒于提笔,新作只能寄予你,苦盼你的回音。

注释

东风:春风。
洛阳城:古代都城之一,这里指代繁华之地。
倾盖:古人行车时,车篷相交,表示初次相见。
倍增:增加很多,形容初次相遇的喜悦。
信马:任由马儿随意奔跑。
挑灯:点燃灯火,形容夜深人静时的景象。
年光:时光。
双驰毂:比喻两个人忙碌的生活节奏。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酒病:因饮酒过度而产生的身体不适。
慵把笔:懒得提笔写作。
苦凭陵:苦苦期盼,倚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洛阳城中繁华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东风三月,万物复苏,是大自然最为生机勃勃的时候,洛阳城中景色宜人,倾盖相逢,气氛之浓郁可感。而"看尽园花方信马"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虽赏心悦目,但终究不能持久的淡然态度。

饮斜楼月,更挑灯,这是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徜徉于月光之下,点起灯火,或许是在书房中沉思。"年光飘忽双驰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心事萧条一老僧"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最后两句"酒病年来慵把笔,新文寄我苦凭陵"显示出诗人因酒病而疏于文字,但又不得不借助书信以抒发心中积郁。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和无奈,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剖析。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寄晁应之二首(其二)

瑜珥瑶环豁眼明,碧梧翠竹照人清。

同车汲黯今难忮,挟弹潘郎旧有名。

自是风流袭家世,行看谈笑取公卿。

尘埃落魄谁如我,一事无成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晁应之二首(其一)

强读诗书叹白头,一官飘泊寄东周。

匏瓜有系身难去,人足无音境更幽。

晚接贤豪宽病思,老将文字写离忧。

相思一夕亲谈笑,梦断云山相对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其二)

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

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

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

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其一)

夫子才豪官尚卑,穷城冷落有谁知。

莫嫌五斗纡高兴,且与青山赋好诗。

得失可齐陶令酒,功名休问蜀庄蓍。

三年流落甘忧患,一笑何当慰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