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其二)闻舅氏南山先生讣,次前韵

一昔人天,渭阳情重,怆然泪下。

甥舅齐年,束发同骑竹马。

到中年哀乐偏多,养生桐梓忘拱把。

最伤心母氏,同怀七子,遂无存者。

忆平头笼烛,每短巷相从,辄逾深夜。

一廛聊寄,缝腋依然儒雅。

何田家一院荆华,临风俄见三株谢。

信彭殇自古难齐,水?为陵泻。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叶昌炽所作的《琐窗寒·其二》。诗人以深切的情感回忆与舅氏的深厚亲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悲痛和怀念。"一昔人天,渭阳情重",渭阳之情,象征深厚的父子或甥舅之爱,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亲人已逝。"甥舅齐年,束发同骑竹马",回忆童年时的亲密无间,充满了童趣。

随着岁月流转,"到中年哀乐偏多",人生经历的悲欢离合让诗人更加珍惜过往。"养生桐梓忘拱把",暗示舅父曾悉心教诲,如同养育树木般培育自己。然而,最令人心碎的是"母氏同怀七子,遂无存者",母亲和七个孩子一同承受丧亲之痛,无一幸免。

"平头笼烛,短巷相从",回忆与舅氏夜晚相伴的温馨场景,而今物是人非,"一廛聊寄"的生活也显得凄凉。"缝腋依然儒雅",赞美舅父的学问风度,但"荆华三株谢"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凋零。最后,诗人感慨"彭殇自古难齐,水?为陵泻",生死不齐,世事如流水般流逝,令人感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舅氏生前生活的描绘和逝世后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收录诗词(16)

叶昌炽(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八月十九日内子暨儿辈北来,仍寓东铁匠胡同旧庐

城西地迥。门掩蓬蒿静。燕子归来巢乍定。

犹忆旧时门径。古碑金薤盈箱。乱书束笋堆床。

试问几朵家具,两三薄笨车装。

形式:

清平乐(其二)

桐城姚氏。竹叶亭边地。阅世生人人阅世。

传舍古今如寄。闭关聊学瞿昙。著书敢比桓谭。

檐畔依然垂柳,俨然身在江南。

形式:

解语花.汪范卿主事新纳姬人,湘产而育于荥阳潘氏,明慧寡俦,却扇之日,置酒觞客,因事未赴,词以贺之

银潢一角析木。津边有小星飞渡。纤腰如许。

前身是,管领章华旧主。秋风江渚。

试罗袜凌波微步。凭蹇修桂棹兰旌,来自潇湘浦。

犹忆花桥白傅。正家邻水阁,随侍樊素。

绮筵今日开金屋。平视从容,挥麈自呼负负。

修不到倾城一顾。千尺深潭水,桃花持比君情愫。

形式:

摸鱼儿.何颂圻比部属题西湖放棹图,宋张梅渊有重过西湖,此阕因次其韵

正清和嫩晴天气,湖光山色如浣。

烟波一舸重来处,回首旧游未远。莺燕唤。

不似断桥流水寒雅岸。市朝苦短。

怅南渡沧桑,西泠烟柳,共此岁华换。

嗟今昔,狐貉一邱相伴。贤愚同尽何限。

滔滔谁作中流柱,金石波心不转。嵇阮懒。

不过是徜徉载酒江湖畔。乾坤尘满。

且揽辔登车,鸣珂儤直,来适子之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