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杂咏十六首(其十三)白鹤庙

越俗好巫鬼,白鹤乃有神。

庙享非一朝,山木已千春。

客行亦少憩,焉知伪与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吴兴杂咏十六首(其十三)白鹤庙》描绘了当地百姓对白鹤神灵的崇尚和信仰。诗中提到越地风俗崇尚巫鬼,人们对白鹤赋予神秘的神力,认为它在庙中的祭祀活动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山上的树木都见证了这种长久的信仰。诗人通过客行中的短暂停留,表达了对真假难辨的感慨,暗示了民间信仰的深厚传统与现实疑惑的交织。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民俗文化的观察。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吴兴杂咏十六首(其十四)黄龙洞

旱日赤如火,黄龙呼不应。

摇石动云气,听松作雨声。

怅望但空归,何以慰深情。

形式: 古风

吴兴杂咏十六首(其十五)顾渚茶

夫槩名王渚,西山紫笋茶。

水硙生绿尘,小角装金花。

尽从天使去,供奉内人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吴兴杂咏十六首(其十六)栖贤里

客来栖贤里,愿斸栖贤地。

秋来多晚菘,脆美敌群饩。

聊将遗子孙,庶能知此味。

形式: 古风

题高晦叔牧松斋

山中拾松子,种作庭中树。

亦有牧养恩,异彼牛羊竖。

结构岂在多,政为读书故。

铜炉□棐几,茧纸石砚具。

松影扫更合,松声吹不去。

坐此岁月长,当知茯苓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