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辨斜阳与暮烟,枝枝不堕早春前。
此中无放莺啼处,留待桃花二月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诗人观察到枝头尚未绽放花朵,只有淡淡的斜阳和暮烟交织,暗示着春天的悄然临近。"未辨斜阳与暮烟"形象地表达了光线的柔和与朦胧,而"枝枝不堕早春前"则强调了冬日残存的肃穆与春意的潜藏。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画面中并无欢快的黄莺鸣叫,"此中无放莺啼处",暗示了静谧与寂寥。最后,诗人期待着二月桃花盛开时,那生机盎然的景象将会给这幅画增添活力,"留待桃花二月天"流露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面的氛围,并通过季节的转换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王夫之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便得春风也是枯,藤萝不挂尽萧疏。
遥知练鹊过新绿,只似河阳掷果图。
内苑春风万树皆,文鹓掠彩艳心谐。
寒山古木啼清怨,只有梅斋与木斋。
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甲子须臾一局棋,人间荏苒岁华迟。
经年莫为添惆怅,离别曾无片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