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方石窟寺

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

一声疏磬过寒水,半壁危楼隐白云。

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

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图景。"苔径萦回景渐分",草覆的路径曲折回旋,将自然景色一分为二,这里已展现出一种隐逸的意境,好像在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世的世界。

翛然空界静埃氛,是诗人对环境静谧氛围的一种描写,"翛然"通常形容天气的清朗,这里的"静埃氛"则是对空气中微小尘埃悬浮静止状态的生动刻画,给人一种时间似乎停止流逝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声疏磬过寒水"和"半壁危楼隐白云",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寺庙环境的清冷与雄险。磬石敲击的声音穿越了寒冷的流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洗涤感;而危楼隐藏在半壁之中,白云缭绕,使得建筑物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

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诗人通过对雪地佛寺及其周遭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僧侣静坐冥思以及大自然生物活力的场景。"石龛"指的是岩石中凿刻的小室,是僧侣修行的地方;"日西山木鸟成群"则表现出随着太阳下沉,树林间的鸟儿开始聚集,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平和的画面。

最后的"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通过诗人对自己吟咏诗词的情景进行描绘,同时传达了自然界中风带来的清新气息。"朱槛"指的是红色的围栏,这里是寺庙的标志物;而"风起天香处处闻"则是说在这风中,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超然的香气,仿佛整个空间都被神圣的气息所充盈。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声音的生动捕捉,展现了一个清净、宁静而又神秘的寺庙世界。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登龙门敬善寺阁

独步危梯入杳冥,天风潇洒拂檐楹。

禹门烟树正春色,少室云屏向晚晴。

花落院深清禁闭,水分川阔绿芜平。

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马太尉华山庄

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

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溪林。

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书斋

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天宫寺阁

丹阙侵霄壮复危,排空霞影动檐扉。

城连伊水禹门近,烟隔上阳宫树微。

天敛暮云残雨歇,路穿春草一僧归。

此来闲望更何有,无限清风生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