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林精舍

愁卧夕阳尽,长风吹四野。

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

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

采芝寻仙人,把酒慕隐者。

开襟屡回顾,长啸松林下。

纷吾意念多,淡尔悟虚假。

遥望白云中,日暮空潭泻。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过东林精舍》由清代诗人邹溶所作,通过描绘一次探访东林精舍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愁卧夕阳尽”,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夕阳西下时的愁苦心情,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接着,“长风吹四野”一句,以自然界的风声渲染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表达了诗人因疾病缠身而感到时间的缓慢,似乎夏天的到来都显得迟缓,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写出了诗人拄着拐杖前往东林精舍的情景,远处的钟声让他辨识出这座寺庙的位置,透露出他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描绘了夜晚石壁上的清凉景象,诗人凝视远方,内心感到一种超脱与自由,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寻求与释放。

“采芝寻仙人,把酒慕隐者”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与隐士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尘世的喧嚣。

“开襟屡回顾,长啸松林下”描述了诗人敞开胸怀,在松林间长啸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释放。

“纷吾意念多,淡尔悟虚假”表明诗人内心思绪繁杂,但通过这次经历,他逐渐领悟到世事的虚幻与短暂,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最后,“遥望白云中,日暮空潭泻”以日落时分,白云飘渺,空潭水泻的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最终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美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抒情与哲思相结合的特点。

收录诗词(4)

邹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闻蝉

关心恁处,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

不是诉愁偏响急,高唱入云声远。

岸柳枝头,官槐叶底,已觉金凤换。

怜他薄鬓,玉台空冷钗燕。

谁念独客单衣,向江南渭北,惯听凄婉。

况值潘郎秋易老,休忆旧家庭院。

不受风尘,恰宜疏放,何事常拘管。

草虫唧唧,浅深月下相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貂裘换酒.自题小象

君貌平平尔。胡为乎、牢骚满腹,揶揄一世。

多恐功名无福相,耽误半生狐矢。

论天意,原非如此。

昨日偶然翻邸报,坐苞苴,毕竟千金子。

聊伴食,今之士。为农为贾良非是。

莫因他,饥驱势泊,变生别计。

如许二辞能了愿,赢得人呼狂士。

便富贵、干卿何事。

屠狗卖浆称密友,十余年,挈阔成生死。

常北望,愁云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望海潮.题来青阁

暖风迟日,五侯池馆,帽檐欹侧频游。

金雀翠鬟,文犀斜领,一行齐上帘钩。著处总温柔。

记乌丝醉染,嘱咐亲收。

屈指重来,今生不拟负风流。十年空敞貂裘。

早高梧叶落,只索归休。

蛛网罥檐,燕泥涴座,更谁同倚妆楼。暝色不胜愁。

叹篆香心字,灰冷难留。

试觅题笺,泪痕还染佩囊不。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尤]韵

倪高士祠梅花

俎豆于今且复然,几经沧海变桑田。

世间那识云林笔,当日还书至正年。

曲涧低围连圃后,小池新凿在门前。

梦中蝴蝶梅花下,清閟高人长夜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