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村记颜一首

精神归阿堵,一点定如何。

问景论蛇跗,吹毛笑鸟窠。

鬓知谁甚似,音比旧尤讹。

但拥维摩几,时时阅贝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和后村记颜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精神归阿堵”,以“阿堵”代指物质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与物质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一点定如何”,则引人深思,暗示着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找到心灵的归宿,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问景论蛇跗,吹毛笑鸟窠。”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询问风景中的蛇尾,嘲笑鸟巢的脆弱,隐喻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荒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鬓知谁甚似,音比旧尤讹。”这两句通过描述岁月的流逝和语言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和传统变迁的感慨。鬓发的相似与不同,声音的改变与失真,都是时间痕迹的体现,蕴含着对人生短暂和文化传承的反思。

最后,“但拥维摩几,时时阅贝多。”引用佛教中维摩诘居士的故事,象征着在世俗的尘埃中寻找精神的净土,同时“阅贝多”可能暗指阅读佛经或经典,强调了在知识与智慧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学习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时间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宇宙真理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后村漫兴一首

儒冠能误甫,休忆早充宾。

既得林间趣,甘为局外人。

法书喜皇象,古画爱公麟。

屡典衣偿直,因痴不恨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行田间见新秧作

新秧成段见连连,风弄轻柔雨后鲜。

细出水如青缕线,平铺田似绿毛毡。

国贫民困忧无日,身远心存冀有年。

试问维鱼谁入梦,牧童三五涧头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锦溪谒坟作(其一)

鞠育恩深愧老身,少营甘旨苦长贫。

如今有酒空浇酹,对此伤心十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锦溪谒坟作(其二)

松下殷勤奠献回,山房四望小徘徊。

常年不似今年晚,待得花时过尽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