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送人还乡

烽息山城乍战休,断魂江上送归舟。

乡关寥落风尘晚,泽国荒凉草树秋。

旧业半随烟烬灭,故江犹带夕阳流。

凄然闾里悲相见,满目莺花总是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与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联“烽息山城乍战休,断魂江上送归舟”以烽火熄灭、山城平静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仿佛在江边送别友人归乡时,内心充满了不舍与忧郁。颔联“乡关寥落风尘晚,泽国荒凉草树秋”进一步渲染了故乡的荒凉,晚风中飘散着尘土的气息,泽国一片萧瑟,草木在秋风中摇曳,似乎都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与岁月的无情。

颈联“旧业半随烟烬灭,故江犹带夕阳流”则将笔触转向对过去的回忆,旧日的家园可能已化为灰烬,但那条熟悉的河流依旧在夕阳下缓缓流淌,这份对比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尾联“凄然闾里悲相见,满目莺花总是愁”表达了诗人与乡亲重逢时的复杂心情,虽然眼前是生机勃勃的春景(莺花),但心中却满是愁绪,这既是对外在环境的感慨,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之后故乡的破败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对过去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遇雪

三月边城雪未乾,琼瑶飞舞海天宽。

榆烟寂寂千家晓,柳絮纷纷万里寒。

歌管声中银作屋,鞦韆影里玉为竿。

半生踪迹遍南北,知是明年何处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白鹤观望仙台

仙子已乘仙鹤去,山中空有望仙台。

啼残幽鸟日将暮,落尽好花春未回。

入画峰峦流水外,倚空楼观白云堆。

岭南狂客经游处,几度题诗扫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蓬莱阁

蓬莱阁上望蓬莱,万丈瀛洲缥渺开。

云鸟烟光巢翡翠,海门蜃气结楼台。

安期丹灶今何在,徐福楼船去未回。

老我一襟怀古意,倚阑登眺重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桑墟晓行

玉宇苍凉曙色分,楚歌四起杳相闻。

桑林短短平依路,茅屋低低半是云。

旧日琴书成远梦,倚空刀剑谩从军。

谋身莫笑儒生拙,投笔于今可立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