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后园山脚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

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

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

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

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

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

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瘴毒猿鸟落,峡乾南日黄。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

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

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昔日我游历山东,想起在东岳阳嬉戏的时光。
深秋时节,我在日观台上站立,抬头远望广阔的四方。
红色的山崖仿佛能承载毫发,碧绿的大海吹动着我的衣裳。
蓐收神疲惫,玄冥势力强大。
流水自然归向大海,各地都有各自的名称。
平原上只有我孤独憔悴,农夫们的劳力荒废了耕田和养蚕。
并非风雨使人生病,而是戍守边疆的苦痛所致。
那时国家富饶,足以守卫边疆。
朝廷任用勇猛将领,远征敌阵取得胜利。
如今情况反转,老人们泪流满面。
再也见不到龟蒙,更怀念那故乡。
长期征战使我肺衰竭,骨瘦如柴,心中发热。
忧郁时,我持剑倚杖,登上林北的山岗。
毒气弥漫,猿鸟坠落,南边的太阳变得暗淡。
秋风已起,江汉之水热如沸汤。
想要登高远行,却发现河流无桥可渡。
哀怜那些远征的人,他们在远离家乡的路上死去。
他们的墓地不及祖辈,一座座坟墓排列成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昔日游历山东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战乱与国事的忧虑。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开篇便是对过去行旅山东之事的回忆,东岳阳是泰山脚下的一个地方,这里提及了诗人曾经在那里游戏、游历的快乐时光。

接下来的几句:“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心境和景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在这里,“穷秋”指的是深秋,而“矫首望八荒”则是形容诗人仰望天际,心怀壮志。朱崖、碧海都是夸张的手法,用来描写山高海广的壮丽景象。

然而,从“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开始,诗人的情绪发生了转变。这几句透露出了战乱连年,国力衰弱的情形。蓐收指的是军队的集结,而玄冥蔚强梁则是对战事的描述。

以下几句:“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表达了河流自东向西流淌,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名字和特点,这里隐含着对国家分裂、地方割据现象的感慨。接着,“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则是描绘战乱影响下的荒凉景象,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这几句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事的变迁,并非单纯因为自然原因,而是战争带来的灾难。戍役指的是长期的边疆守卫,这里暗示着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创伤。

“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这句表达了过去国家强盛、财力丰厚,可以轻易守护边疆的状况。紧接着,“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则是对当年朝廷重用勇猛将领,远征敌人的战功的赞颂。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局势发生了变化。“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这是诗人对于历史翻转、世事变迁的感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不能复返的无奈和悲哀。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这里提及了无法再见到的龟蒙(可能是指某地名胜或古迹),诗人因此更加怀念故土。接下来的几句:“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则形容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身体的摧残。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忧虑和准备再次上山的决心。林北冈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战场。

“瘴毒猿鸟落,峡乾南日黄。”这几句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景象,以及自然界的异变。瘴毒可能指的是战争中使用的毒药或瘴气,而猿鸟落则是对野兽逃离的描述。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表达了秋季的到来,以及河流水位上涨的情景,这里有着强烈的战乱氛围。

最后,“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则是诗人在战争的背景下,对远方故土的向往和对无法跨越的河流(可能是指战火纷飞、交通中断)的无奈。这里的“登高”是为了更好地望向远方。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征士兵的悲悯,他们离开家园,在死亡的道路上行走。

全诗最后,“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是对逝者安息之地的描绘,以及对无法到达先祖墓地的哀叹。祖父茔指的是祖辈的坟墓,而累累冢相当则形容了连绵不绝的坟墓,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和深重的哀思。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美好时光与战乱之苦,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又观打鱼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形式: 古风

万丈潭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

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

局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

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

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

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

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

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

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

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

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

形式: 古风

丈人山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埽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形式: 古风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

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

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

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

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局。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