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冯大宗伯四首(其一)

齐城笳鼓玉音开,漳水楼船素幔回。

国运能堪倾栋厦,主恩已自彻泉台。

百身莫赎千秋泪,万事空悲一代才。

忍听雍门琴里调,牛山凝眺不胜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哭冯大宗伯四首》之一,表达对冯大宗伯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齐城笳鼓玉音开”,以“齐城”象征逝者所在之地,笳鼓之声与玉音相映,营造出庄重而哀伤的氛围。接着“漳水楼船素幔回”,通过漳水与楼船的意象,描绘出逝者归去的场景,素幔回则暗示着逝者灵魂的回归。

“国运能堪倾栋厦,主恩已自彻泉台”,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肯定与哀悼。国运的兴衰与栋梁之材的陨落紧密相连,主恩的深远影响直至泉台,体现了对逝者在国家与个人层面上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百身莫赎千秋泪,万事空悲一代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哀悼之情。百身莫赎,意味着无法用任何代价来弥补失去的遗憾;千秋泪,象征着对逝者长久的怀念与哀痛;一代才,则强调了逝者才华横溢,对社会的贡献不可替代。

“忍听雍门琴里调,牛山凝眺不胜哀”,最后两句以典故入诗,表达了难以承受的哀伤之情。雍门琴里的调子,让人不忍倾听,仿佛是对逝者离去的无奈与不舍;牛山凝眺,则是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哀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哭冯大宗伯四首(其二)

十年讲幄奉宸聪,献纳先成密勿功。

著就新书惟贾傅,传来启事是山公。

南宫忽坼中台座,东海虚论大国风。

一疏酸辛遗死谏,何人不信史鱼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冯大宗伯四首(其三)

海色云门欲断肠,君家今昔事堪伤。

慈乌夜绕空林月,雏凤寒栖苑树霜。

剑许延陵何处挂,书成名岳几时藏。

还疑绿鬓文昌相,别版仙卿侍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哭冯大宗伯四首(其四)

前年执手碧山阿,剩有心期对薜萝。

只拟麒麟当日画,不疑鸲鹆去时歌。

平生倡和笺常满,别后封题字未磨。

垂老自怜知友尽,几回悲泪洒流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郭汝承都试京兆二首(其一)

离歌此夕动秋声,万里元为蓟北行。

碣石曾游燕处士,缁林聊对鲁儒生。

毫端五色春能吐,匣底双锋夜自鸣。

别后思君惟见月,芙蓉新镜影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