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天平道中看梅呈陆丈》描绘了新春时节雨后的清新景象和对梅花的欣赏。首句“新春日日雨霏霏”展现了连绵春雨的持续,为寻找春色增添了难度,但诗人坚持“雨后寻春愿不违”,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执着。
接下来两句“花近翠微苔作树,人行香径雪生衣”,通过细致的描绘,写出了雨后花儿在翠绿的山色映衬下如苔藓般点缀,而行人走在铺满香气的小路上,衣裳上仿佛落满了雪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
“折从野岸俱无主,开入僧家尽掩扉”则描绘了梅花无人问津,自在开放于野外和僧寺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寂而高洁的气息。最后,“谁似丈人能好事,冲风踏冻不言归”以赞许的口吻,赞美陆丈不顾风雨,一心赏梅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好友高尚情趣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梅花、行人和僧寺等元素,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春日寻梅图,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