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苑路如绳直,郊亭一雨过。
浅沙车辙稳,晴树昼阴多。
牧马方鸣泽,芸瓜已满坡。
今闻从事去,试听壤人歌。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苑路如绳直,郊亭一雨过”,以“绳直”形容苑路的笔直,展现了一种规矩、秩序之美;“一雨过”则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为后文的景色铺垫。这两句简洁明快,勾勒出一幅清新的郊外景象。
颔联“浅沙车辙稳,晴树昼阴多”,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浅浅的沙地上,车辙清晰而稳定,显示出道路的平整和旅行的顺利;晴朗的树木在白天却有着浓密的阴影,既表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变化,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短暂的宁静。
颈联“牧马方鸣泽,芸瓜已满坡”,转而描绘了田园风光。牧场上马儿正欢快地鸣叫,一片生机勃勃;田间地头,芸芸的瓜果已经成熟,满坡都是丰收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繁荣,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美好祝愿。
尾联“今闻从事去,试听壤人歌”,点明了主题——送别。友人即将离开,诗人通过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当地百姓欢歌庆祝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送别的主题,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切表达,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
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
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
月兔在中天,曾何竞窥秽。
姮娥虽夜行,莫比淫奔废。
呶呶篱下音,胡不钤其喙。
紫禁低云拂绮栊,西垣人忆玉堂翁。
撚髭觅句方传咏,著树成花尚舞空。
不管因风吹塞外,任教飞片落杯中。
晓来城郭遮无路,阮籍驱车莫叹穷。
圣贤无不死,寿夭复何云。
唯有名常在,其馀理莫分。
朝荣金玉宝,莫殒蕙兰焚。
今日寝门哭,绪言长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