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听百舌鸟》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晨百舌鸟鸣叫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句“景阳钟动曙光开”,以景阳钟声的响起象征着黎明的到来,曙光初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接着,“丹凤城中春色来”一句,将京城比作丹凤之城,春色随之而来,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遂有登墙能急唤,多因出谷重相催。”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百舌鸟在墙头和山谷间穿梭,急促地呼唤,仿佛在传递春天的信息,催促万物复苏。
“临风几处生芳草,度曲纷然倚落梅。”春风拂过,几处芳草生长,百舌鸟在梅花树旁悠然自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
最后,“一入深林聊自语,汉廷原有碧鸡才。”诗人借百舌鸟之口,表达了对古代汉廷人才辈出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人才稀缺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自然界的美好赞美,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