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敬亭韵

不把茱萸兴自豪,青丝幸未带霜搔。

题糕诗自惊飙馆,拄笏谁能识马曹?

但得有钱堪纵饮,何须循俗强登高。

西风秋老黄花健,一醉酕醄读楚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九日和敬亭韵》是清代诗人敦敏所作,通过诗中的细节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首联“不把茱萸兴自豪,青丝幸未带霜搔”,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开始,不提传统的茱萸佩戴习俗,而是关注自己未到白发苍苍的状态,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这里“不把茱萸兴自豪”一句,既是对传统习俗的调侃,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自在。

颔联“题糕诗自惊飙馆,拄笏谁能识马曹?”进一步展开,诗人将自己比作在“惊飙馆”题写糕点诗的文人,暗含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同时,“拄笏”与“马曹”形成对比,前者象征文人的清高与独立,后者则可能指官场的庸俗与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

颈联“但得有钱堪纵饮,何须循俗强登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对传统习俗的相对淡漠。他认为只要能尽情饮酒,就不必勉强遵循习俗去登高,体现了对个人快乐的重视和对传统节日仪式的重新审视。

尾联“西风秋老黄花健,一醉酕醄读楚骚”,以自然景象收尾,西风起,秋意浓,而黄花(菊花)却依然生机勃勃。诗人在此借景抒情,以“一醉酕醄读楚骚”结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放纵饮酒、沉浸于古典文学之中的生活态度的描述。整首诗在轻松诙谐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节日的新颖解读。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镜中灯次韵二首(其一)

金相高悬焕彩新,焰芒熌敛若传神。

秋潭影散虹千尺,桂魄光摇月一轮。

是幻是真俱属妄,为空为色了无尘。

禅龛一瓣遥相对,欲向维摩参筏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镜中灯次韵二首(其二)

净垢都随一鉴圆,菱花灿熳篆寒烟。

岂真月照姿罗树,恰似花生含利莲。

太极未分已有象,珊瑚欲烂尚藏渊。

试从生灭窥消息,明镜台空心静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敬亭贻谋游潞河

又向烟波鸥鹭游,斜风细雨荡轻舟。

东皋东去烟深处,应上临河卖洒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菊枕

几年瘦菊伴閒吟,忍使飘零委暮砧?

残蕊淡随清夜永,馀香幽共黑甜深。

听秋漫向东篱觅,入梦应来陶令寻。

惭愧邯郸同一枕,何如常卧白云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