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过云津势渐平,双溪汇作剑溪清。
渔舟往来无人见,隔竹时闻欸乃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间水景图。开篇“水过云津势渐平”写出了溪流经过山口之后,水势变得平缓无声,给人以深远而宁静的感觉。“双溪汇作剑溪清”则形象地表达了两条溪流汇合成一处清澈明净之地,即使溪水汇聚也不失其清幽之意。
中间两句“渔舟往来无人见,隔竹时闻欸乃声”,通过渔舟的往来和偶尔传来的竹林间的轻微声音,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在、与世隔绝的氛围。这里的“欸乃声”是对自然界中细微声音的模拟,它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剑溪这一特定地点的秀丽风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领悟和情感寄托。
不详
洞门不闭日空虚,云去云来何定居。
看到虚中生白处,恰如混沌未分初。
翠屏山下雨霏霏,云掩冈峦草树微。
一段丹青谁解写,画家惟有米元晖。
舞雩台上春风起,鲁国先生讲始开。
欲解陶潜印归去,心思吾道重徘徊。
林下金仙地,苔门掩夕阳。
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
松老鹤仍在,洞闲龙已翔。
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