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秘丞知浔州

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

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

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

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古人的追忆,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怀。

“兰台进秩通闺籍”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庄重典雅的氛围,兰台通常指代官府,而“进秩”则意味着入仕,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权贵与学术并存的印象。随后的“熊轼临民奉诏条”,则展现了上级对下级的赋予职责和命令,体现了一种权力结构。

接下来的“风俗重寻南越志”表明诗人在新任所在地追寻历史文化的踪迹。南越指的是古代的南方地区,这里通过“风俗”二字,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在探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乡关犹隔浙江潮”则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乡关即家乡,而浙江潮则象征着远离家乡的距离和心中的牵挂。这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描写,更是时间流逝与情感变化的隐喻。

“悬知坐啸讴谣洽”一句,通过对古人遗迹的追寻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向往。这里的“悬知”强调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知识与理解,而“坐啸”则是对过去人物的一种倾听状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

接下来的“更想行春意气饶”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情感抒发。这里的“更想”表达了一种持续而强烈的情感流动,而“春意气饶”则是对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赞美。

最后,“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一句,则将个人情感与季节变化相结合。这里的“远宦”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官职生活,而“逢秋”则是时间流转到了秋天,这个季节常常引起人们对于生命易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而“潘郎玄鬓恐先凋”,则通过古人故事(潘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丰富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记录,更是对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怀的一次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贺资政学士王侍郎

沥恳青规动帝心,秋曹月殿宠光深。

论思东序清閒宴,偃息西昆翰墨林。

私第藏书皆有副,公庭种竹待成阴。

卧龙禁闼应非久,救旱还须起作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赵殿丞知河南县

鼎邑闾阎有古风,清谈为治自从容。

官联殿省通朝籍,路过津桥入县封。

柳荫天街时案辔,云生少室好支筇。

龙门旧有题名处,石壁苍苔駮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

千古碧潭秋水骨,琢成孤枕冷于冰。

因为江外朱轮守,得自林閒白足僧。

月幌光寒吞桂魄,暑轩气爽压梅蒸。

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吴航

井臼荒凉旅鬓班,经年索米住长安。

囊中卖赋金都尽,衣上悲秋泪不乾。

客路飘蓬殊未定,侯门置醴岂成欢。

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