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鸿鹄举四海,雁鹜争稻粱。
岂不号同群,所愿非一方。
这首诗描绘了鸿鹄和雁鹜两种鸟类的行为对比。鸿鹄志向高远,翱翔于四海之间,象征着高尚的理想和广阔的追求;而雁鹜则为了争夺稻粱而争斗,暗示了现实中的琐碎与功利。诗人通过"岂不号同群,所愿非一方"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表面上结伴同行,但实际上追求目标各异的人们的观察和感慨。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高尚与世俗的思考,体现了清代引履祥的诗风。
不详
海内无争战,芳郊骋薄蹄。
何颜随朔产,昂首学长嘶。
岂有千里心,所戚惟穷老。
屡鞭腹自饥,蹢躅悲荒草。
明月不改色,青山留旧颜。
故人零落尽,卧听水潺潺。
芳草纷纭藉麦苗,余红闲杂柳枝条。
渔舟半出犀溪右,板击声声过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