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忆梅有序

村与云深,路随香远,闲鸥三两寻到。

暗水通桥,疏篁阴屋,世外人家春早。

篱落横琴坐,乍惊起、空山幽鸟。

醉看万玉成烟,一轮红衬残照。

何事天涯倦旅,偏岁暮未归,信音绵缈。

月里元宵,雪前人日,孤负旧游怀抱。

愁听江城笛,总簸弄、相思清晓。

一度花期,匆匆还又过了。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这首《探春慢·忆梅有序》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春景。词中通过“村与云深,路随香远”展现了村庄隐匿于云雾之间,小径引领着香气悠长的画面,暗示了梅花的芬芳四溢。接着,“暗水通桥,疏篁阴屋”描绘了流水绕过小桥,稀疏的竹林为房屋增添了几分静谧,显示出早春时节的清新和宁静。

“篱落横琴坐,乍惊起、空山幽鸟”描绘了词人在琴声中沉醉,突然被空山中的鸟鸣惊醒,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随后,“醉看万玉成烟,一轮红衬残照”则以瑰丽的景象描绘夕阳映照下的梅花如玉般晶莹,与烟雾交融,美不胜收。

下半部分,词人借“天涯倦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感叹岁末仍未归家,音信渺茫。“月里元宵,雪前人日”提及元宵和人日这两个传统节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相聚的怀念。最后,“愁听江城笛,总簸弄、相思清晓”表达了听到笛声时的愁绪,以及清晨的相思之情,结尾处“一度花期,匆匆还又过了”则感慨时光匆匆,花期已逝,深化了词人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离愁别绪,情感深沉而富有意境。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春雨浃旬,钱筱南茂才符祚寄词见忆,次韵奉酬

江上雨成例,二月少晴时。

柳枝东面风紧,千缕总飘西。

不见梦中芳草,但见镜中新涨,寒重燕归迟。

淡墨写离怨,还带泪痕题。寂寥况,惟有我,素心知。

绿珠穿作,红豆相慰在天涯。

早是梅花开过,又是杏花消损,莫误海棠期。

待约看山去,依旧翠眉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漏迟.文粹庵明府招同如冠九宫赞山,钱筱南茂才符祚集东湖客舍,湖堤夜归

碧云笼院宇,提壶唤起,天涯鸥鹭。

水阁烟亭,雅称俊游尊俎。

一月春阴未醒,早耽误、芳华如许。闲意绪。

催成薄醉,坐销香炷。

残灯送客湖边,绕曲折长堤,夜深归路。

垂柳丝丝,错认晓寒离浦。

似恐相思忘了,写澹月、疏星微雨。愁听取。

三更四更更鼓。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凤凰台上忆吹箫.写韵轩

滴露融珠,吹香晕研,写来锦字争传。

笑碧山偕隐,犹待金钱。

贫是书生常例,无别恨、除是神仙。

谁修到、红尘艳果,紫极情天。翩跹。

佩声去杳,千里外秦云,想像婵娟。

剩蠹馀残墨,尚照人间。

应叹寻常儿女,轻耽误、一晌因缘。

春归也,王孙未归,芳草经年。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八声甘州.偕粹庵筱南雨田由南浦泛舟江上看桃花

泛沙棠艇子载闲鸥,来寻异乡春。

看长江似醋,东风如酒,渐醉离人。

谁染胭脂万树,衬醒远山痕。

不在天涯看,已是销魂。

休说画楼人面,便露根烟叶,尽种愁因。

记流莺门巷,花影织成云。

好天台、婵娟轻别,叹阮郎、犹未厌红尘。

清明近、又归期误了,事事因循。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