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钦羡私居好,楼深夏必凉。
小窗通远岫,古木蔽斜阳。
露槛安花斛,尘编满竹床。
如君清到骨,只合静焚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私家住宅的深深向往,尤其是夏日里楼阁深邃、自然环境宜人的景象。"楼深夏必凉"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清凉居住环境的赞赏,暗示了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巧妙融合。
"小窗通远岫"写出了窗户虽小却能望见远处山峦的景致,展现了空间的开阔和视野的辽阔。"古木蔽斜阳"则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古老的氛围,夕阳透过古木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增添了诗意。
"露槛安花斛,尘编满竹床"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生活用品的选择,反映出主人的雅致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花斛放置在露天的栏杆上,竹床则随意堆满了书籍,充满了闲适与书香气息。
最后,诗人以"如君清到骨,只合静焚香"作结,表达了对主人品性的赞美,认为其内心的清净如同香烟一般,适宜在静谧中品味,焚香更是增添了一份禅意和高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隐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主人品格的敬仰。
不详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此君别后稍添丁,留得清风镇户庭。
老鬓不禁霜点缀,旧邻多似树凋零。
一竿带雪寒垂钓,数亩连苔昼掩扃。
此话有谁堪委似,几回无语向青青。
晴岚漠漠水溶溶,落叶遮船翠盖重。
秋色尽为渔者占,山光多向道人浓。
云连合抱前村树,涧绕飞来小朵峰。
送罢夕阳迎素月,楼台高下自鸣钟。
君参唐句法,亲得浪仙衣。
薄宦因吟苦,高风与世违。
春寒留夜饮,月黑借灯归。
共隐知何日,空山老蕨薇。
月趁潮头上,山随柁尾行。
大江中夜满,双橹半空鸣。
雁冷来无几,鸥清睡不成。
平生师友地,此夕最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