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老人鹿豕居,不学训诂身通儒。
窖里茱萸酒常满,门外筼筜竹万馀。
盘桓素履幽人吉,清净每寻开士说。
也知大道尔辈能,叩君一授长生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人,与鹿豕为伴,生活自由自在,不拘于世俗学问,却通晓儒道。他家中窖藏的茱萸酒常满,门外竹林繁茂,万竿翠竹映衬着他的隐逸生活。老人遵循朴素的道德准则,与自然和谐共处,时常与僧侣探讨清净之道。诗人表达了对这位修真老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深谙宇宙真理,愿意传授长生之术。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智慧的追求。
不详
苍山崔巍照秋渚,红树离离夕阳渡。
行人涉水更看山,马足淩兢来复去。
云际人家望欲迷,松关萝径隔烟扉。
山僧卧稳西岩寺,时有钟声落翠微。
夜宿七里滩头船,起来待月船头坐。
月隐山云黑不开,江摇赤壁石欲堕。
须臾月来江水白,万顷琉璃堆碧色。
垂竿欲钓珊瑚珠,客星合照初来客。
初来客,愿未果。
重来看月何时可,秋潭再鼓东归柁。
吴花吴草愁春烟,茫茫白日迷青天。
天涯有客不归去,水流肠断春江前。
春江水流不复返,明日客归犹未晚。
昔年曾醉金陵酒,尚忆乌啼白门柳。
美人一别三五春,肠断东风几回首。
送君西游何时还,君家自有谢公山。
白云明月不可问,怅望桃花空玉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