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

齿落发斑儿亦老,志衰力惰我宁悲。

埋盆便可为池看,折竹何妨作马骑。

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

此身未死须安顿,除却山村百不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牙齿脱落,头发斑白,连孩子也显出老态,我的意志衰退,力量疲惫,我怎能不感到悲伤。
即使挖个土坑,也能把它当作池塘看待,折断竹子,又何妨当作马匹来骑乘。
研读庄子的内篇,吟唱着白居易诗歌的一半,虽然身体未死,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安身之处。
除了山村生活,其他种种都不适合我了。

注释

齿落:牙齿脱落,指年老。
发斑:头发斑白,也是衰老的表现。
志衰:意志衰退,失去活力。
力惰:力量疲惫,行动懒散。
埋盆:挖土成坑,比喻简单化物。
折竹:折断竹子,象征简易的生活方式。
内篇:庄子著作的一部分,富含哲理。
庄叟语:庄子的思想,寓意深沉。
白公诗:白居易的诗歌,表达情感丰富。
此身未死:指诗人自己还活着。
山村:偏远乡村,与世无争。
百不宜:各种不适合,表达了诗人对复杂世界的厌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诗中,诗人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和五郎老去的情景。"齿落发斑儿亦老,志衰力惰我宁悲",形象地写出年岁增长带来的身体变化,牙齿脱落,头发斑白,连孩童也显出老态,而诗人自己则感叹精力衰退。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哀伤,反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如"埋盆便可为池看,折竹何妨作马骑",把生活中的寻常事物赋予新的乐趣,即使是一盆土或一根竹子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诗人引用庄子的智慧和白居易的诗歌,自我安慰,通过阅读和吟唱来排解内心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出对生活的坚定态度:"此身未死须安顿,除却山村百不宜",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在山村这样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其他环境所困扰。

整首诗体现了陆游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老年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应对。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古驿

古驿桥边艇子横,每因羁旅惬幽情。

窗间月落无花影,枕上潮来有橹声。

旧友凋零归梦想,新诗邂逅得天成。

今朝有喜君知否,秋雨晴时小疾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古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虽出于好功名者之言闲中亦未免此叹戏作七字一首

归志初谐老遽催,良辰常与病俱来。

酒虽已熟恨无菊,雪苦不成空见梅。

朋旧乖离心每折,山川悠邈首频回。

人生败意无穷达,莫厌相逢笑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史院书怀

后死与斯文,犹能读典坟。

虽惭千载事,要是一生勤。

石硙霏霏雪,铜炉袅袅云。

扶衰又秋晚,何以报吾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史院书事

信史新修稿满床,牙签黄帕带芸香。

中人驰赐初宣旨,丞相传呼早出堂。

皇祖圣谟高万古,诸贤直笔擅三长。

孤臣曾趣龙墀对,白首为郎只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