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安石的作品,名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在这短小的五言绝句中,诗人巧妙地捕捉了秋天的意象,并以此表达了对君主的一种敬畏之情。
首先,“重九开秋节”一句,便设定了时间背景,即深秋佳节。紧接着,“得一动宸仪”则暗示诗人因应制得诗而受宠,"宸仪"本指帝王的威仪或车驾,这里借以表达君主的恩泽。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金风"和"玉露"都是诗人用来形容秋风和秋露的美好词汇,而"菊蕊"和"萸枝"则指代深秋时节中仍然坚韧不拔的植物,象征着坚持和恒久。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领悟。"睿览"表明了诗人的高瞻远瞩,而"八纮外"则是指宇宙之广大;"天文七曜"则包括太阳、月亮和五星,象征着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最后,“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深邃与高远时的警醒之心。这里的“临深”、“居高”都是形容位置的词汇,而“应在即”和“岂忘危”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清醒认知。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秋天的景色,更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反思,传递了一种敬畏之情与自警之意。
不详
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出身于京兆韦氏郧公房,早年以明经入仕,历任乾封县尉、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文昌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他在武后、中宗、睿宗年间,四次被拜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阶至特进,爵至郇国公。后因罪贬为蒲州刺史,玄宗时再贬沔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死于贬所
梁园开胜景,轩驾动宸衷。
早荷承湛露,脩竹引薰风。
九酝倾钟石,百兽协丝桐。
小臣陪宴镐,献寿奉维嵩。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念尔辛勤岁已深,乱离相失又相寻。
他年待我门如市,报尔千金与万金。
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
一醉不知三日事,任他童稚作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