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少符饮(其二)

天地一憯憺,草木无不靡。

百里暮浩浩,下见旧时垒。

野鸟声何哀,啾啾沟壑里。

万骑此摧藏,烦冤不能理。

白日寒原昏,犹闻泣荆杞。

岂无侯与王,独以征战死。

有酒不能酹,悲风动淮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凄惨的秋日景象,诗人冯煦通过天地草木的凋零和百里战场的遗迹,传达出深深的哀伤之情。"天地一憯憺,草木无不靡",展现出大自然在战乱后的荒芜,连草木都失去了生机。"百里暮浩浩,下见旧时垒",黄昏时分,远处的战垒显得更加孤独,勾起了对往昔战争的记忆。

"野鸟声何哀,啾啾沟壑里",野鸟的悲鸣声更增添了哀愁,它们在沟壑中凄厉地叫唤,似乎在诉说无尽的痛苦。"万骑此摧藏,烦冤不能理",诗人感慨万千,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更是无数无法申冤的冤魂。"白日寒原昏,犹闻泣荆杞",即使在白天,寒冷的原野上也弥漫着哭泣声,仿佛荆棘和杞柳也在为逝者哀悼。

"岂无侯与王,独以征战死",诗人质问,难道没有封侯拜将的豪杰,却只有无辜的人在战争中丧生?"有酒不能酹,悲风动淮水",诗人借酒浇愁,但无处祭奠,只能让悲风带走哀思,淮水也为之动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亡者的深切同情,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冯煦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同少符饮(其三)

淮水去不返,我心重怆恻。

弟兄各异县,欲往无羽翼。

八月遗我书,开函泪沾臆。

知我病乍起,一一问眠食。

共此千里心,相思不相即。

茱萸勿复采,忧来簪不得。

兄今更何如,吞声望故国。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九日同少符饮(其四)

故国丁丧乱,遗民三万强。

野田足耕作,少少归流亡。

今年盛阴潦,秋谷半已伤。

饥寒岂不惧,幸得守其乡。

不见江汉上,千里流汤汤。

脱身洪涛中,颠越皆四方。

登高气潜阻,飒飒哀鸿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尽同蘋湘夜饮赋此示之并柬漱泉

相逢意气莫摧残,秋尽江湖雁影单。

老屋疏镫霜力紧,暗潮孤艇雨声酸。

百年有酒难为醉,九月无衣渐觉寒。

更向城南望城北,何时共饱腐儒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研孙归湘中

阴阴霁色赴遥岚,携手荒城思不堪。

为语离人莫回首,乱鸦残照是江南。

横笛吹寒断雁秋,旧时云物此淹留。

黄陵暮雨孤帆远,楚竹湘烟一望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