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篇

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与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曾在章台柳下,如今却成了清水中的浮萍。
失去了依托,分辨不清这是渭水还是泾河。
贵族子弟沉迷于游乐,兰草麝香徒有芬芳。
清晨的桃花娇艳欲滴,光彩照人。
随风飘摇,容易凋零,还不如粪土上的小草坚韧。
浮萍繁殖出众多后代,生机勃勃。
荷花顶着华盖,叶子纹路疏密有致,像装饰华丽的冠冕。
又怎能忍受被采摘,心中满是不平。

注释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名,此处代指繁华之地。
清水萍: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
渭与泾:渭水和泾水,比喻生活处境或情感的分界。
王孙:贵族子弟。
兰麝:兰花和麝香,象征高雅的香气。
夭桃:早春的桃花。
粪上英:粪土上的小草,比喻平凡而坚韧的生命。
八九子:形容浮萍繁殖多。
芙蓉:荷花。
攀折:采摘,比喻受到伤害。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浮萍篇》,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诗中以章台柳和清水萍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迁。"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形象地描绘了从繁华到落魄的境遇,暗示了主人公的失意和漂泊。"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与泾",进一步强调了失去依靠后的迷茫,如同难以分辨清澈的渭水与浑浊的泾水。

诗人接着借王孙游冶的生活,讽刺其追求浮华而忽视内在价值,"兰麝徒芳馨",暗示了这种行为的空洞。"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以鲜艳的桃花比喻短暂的荣华,"随风易零落"则揭示了其易逝的命运。对比之下,"不及粪上英",赞美了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坚韧生长的粪土之英,寓意着平凡中的坚韧。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写浮萍繁衍后代,生命力旺盛,"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以芙蓉花的华丽比喻浮萍虽微小却也有其独特的美。然而,诗人并不认同这种被攀折的境遇,"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表达了对自我价值被忽视的深深不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秦王卷衣曲

六国敛衽朝秦王,秦王宫阙高相望。

美人充积盈椒房,金珠铅粉辉煌煌。

昔为花与玉,今为糟与糠。

感时悲旧事,无意惜年光。昼苦短,夜苦长。

朝朝暮暮卷衣裳,谁复正尔恃红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艳歌行

阳春丽华旦,杲日延清晖。

庭前夭桃花,灼灼流芳菲。

佳人惜良辰,游子行不归。

君看夭桃花,芳菲能几时。

形式: 古风

莫独行

莫独行,风雨惨惨兮夜不得明。

道有石坂兮,使汝车败而马惊。

山有猛虎兮水多暴鲸,任重涂远兮无欲速其小程。

莫独行,莫独行,聊可以俟同志之友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高楼月

高楼月,倒景入阑干。人眠绮窗影,月在青云端。

相攀不可得,空成帘幕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