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老松老鹤各一首(其一)

山秃林疏万窍风,独全晚节傲严冬。

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

青帝行将转邹律,苍官何必爱秦封。

树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当寿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山上的树木稀疏,千疮百孔的风声呼啸,他独自在寒冬中保持着坚韧的晚节。
他晚年只与有益的朋友相伴,不再向往那些虚名,哪怕曾有十八般功名诱惑。
春天的脚步即将转换,春神青帝将要更替季节,他不执着于世俗的官位和封赏。
他相信树根深处必有茯苓这样的灵药,大自然会保佑他长寿。

注释

山:指代山脉。
秃:形容树木稀疏。
万窍风:形容风声穿过树林的声音。
晚节:指晚年的行为和品德。
傲:表现出坚韧的态度。
三益友:三个有益的朋友。
渠:他,指代前文的‘他’。
十八公:泛指众多的官职或功名。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邹律:古代乐律之一,象征春天的到来。
苍官:指代官员,这里可能暗指官场。
秦封:秦朝的封赏,比喻世俗的高位。
树根:象征生命的根基。
苓:茯苓,一种药材。
掘:挖掘。
造物:大自然。
寿:使……长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老松与老鹤并存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品格的赞赏和自我精神状态的寄寓。

"山秃林疏万窍风,独全晚节傲严冬。" 这两句以老松为对象,形象地表达了它在风中屹立不倒,即便是严寒的冬天也不失其坚韧不拔之态度。这里的“山秃”指的是山势裸露,缺乏植被,而“林疏”则意味着树木稀少,但老松依然挺立,这种形象化了诗人对于坚守节操、独立自强精神的赞扬。

"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 这两句则是通过老鹤来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之人的敬仰。这里的“老”指的是年迈,而“交”则意味着交往、朋友。三益友可能象征着品格高洁、志趣相投的朋友,而梦中不贪图那十八位公子,表明诗人对于那些世俗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只愿与品行高洁者为伍。

"青帝行将转邹律,苍官何必爱秦封。" 这两句则是从天地自然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于人间功名的地位持一种超然态度。诗中“青帝”通常指的是天或上天,“邹律”则可能象征着宇宙运行的法则,而“苍官”则是古代对天的别称,“秦封”则代表了人间的功名富贵。这里强调的是自然法则远比人间功名重要。

"树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当寿此翁。" 最后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老松之“长寿”的希望和赞美。这里的“树根”指的是老松深入泥土的根系,“苓堪”是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药材,而“造物”则是创造万物的自然力量,最后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老松长寿的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松和老鹤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强与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道中读孚若题壁有感用其韵

淮雪江风裂面寒,往来万里一征鞍。

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

自古英才多顿挫,只今世运尚艰难。

空馀败壁龙蛇字,黄鹄高飞不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道傍松一首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慈氏阁

阁建五季时,丹碧晃层累。

吾行半区中,钜丽莫与比。

想方营综时,霸心极雄侈。

但思穷耳目,宁论竭膏髓。

一朝陵谷变,飞电扫僣垒。

湘波日夜流,不洗争篡耻。

惟存浮屠居,愿力久未毁。

夕阳吊陈迹,危槛聊徙倚。

遥怜下界热,高处凉如水。

若非逼严钥,坐待钟声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禋霈进封一首

忽得中都讯,纶言下玉墀。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

不记操麻卷,犹堪谱荔枝。

吾方抽手扳,谷璧欲安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