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灵岩山,观赏佛教文物的情景。起句“向落红亭畔小徘徊”,点明了地点和氛围,落红亭边,暗示着秋日的景色。接着,“相携更支筇”描绘了众人携手同行,手持竹杖的画面,流露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历松厓藓径,雕甍琳宇”通过描绘松崖小径和精美的佛寺建筑,展现了山中寺庙的幽静与庄重。登高望远,“直上高峰”,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回宿香光深处,檐铎语秋风”则描绘了夜晚在寺庙内休息,聆听风铃声的宁静时光。
“一塔斜阳外,烟水空濛”以夕阳映照下的佛塔和远处的烟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境界。词人感叹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与友人围坐蒲团,享受这份宁静。“笑当年玉局,二客未能从”回忆往事,笑谈过去的错过,表现出词人的豁达。
最后,“何须、耽求净土,纵眼看、净土即寰中”揭示了词人对于“净土”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清净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刻意追求。结尾“留余想,指天平路,几点丹枫”以丹枫点缀,寓言人生的归宿,留下深沉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游历山水、观赏文物为线索,融入了词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展现出词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