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从文物管理委员会诸君赴灵岩山,观所陈列佛教文物,紫德赓、朱公亮亦同行,一宿而返

向落红亭畔小徘徊,相携更支筇。

历松厓藓径,雕甍琳宇,直上高峰。

回宿香光深处,檐铎语秋风。

一塔斜阳外,烟水空濛。

老去依然矍铄,数蒲团围坐,大半成翁。

笑当年玉局,二客未能从。

又何须、耽求净土,纵眼看、净土即寰中。

留余想,指天平路,几点丹枫。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灵岩山,观赏佛教文物的情景。起句“向落红亭畔小徘徊”,点明了地点和氛围,落红亭边,暗示着秋日的景色。接着,“相携更支筇”描绘了众人携手同行,手持竹杖的画面,流露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历松厓藓径,雕甍琳宇”通过描绘松崖小径和精美的佛寺建筑,展现了山中寺庙的幽静与庄重。登高望远,“直上高峰”,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回宿香光深处,檐铎语秋风”则描绘了夜晚在寺庙内休息,聆听风铃声的宁静时光。

“一塔斜阳外,烟水空濛”以夕阳映照下的佛塔和远处的烟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境界。词人感叹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与友人围坐蒲团,享受这份宁静。“笑当年玉局,二客未能从”回忆往事,笑谈过去的错过,表现出词人的豁达。

最后,“何须、耽求净土,纵眼看、净土即寰中”揭示了词人对于“净土”的理解,认为真正的清净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刻意追求。结尾“留余想,指天平路,几点丹枫”以丹枫点缀,寓言人生的归宿,留下深沉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游历山水、观赏文物为线索,融入了词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展现出词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371)

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佳客.赠江苏省苏昆剧团

剧艺争雄势似潮。苏昆旧种育新苗。

岂因北曲张南曲,合有吴骚续楚骚。

歌宛转,态娇娆。英华承继价增高。

商量位置群花列,二月春含豆蔻梢。

形式:

丑奴儿

一编偶向荒摊拾,贵若连城。劫后余生。

犹叹其文误箧扃。滑稽玩世谁能及,电舌纵横。

恍睹遗型。箬帽棕鞋柳敬亭。

形式:

清平乐

绿凋红碎。荏苒芳华悴。犹忆杯盘兄弟会。

各擅坛场千载。骅骝汗血纷纷。挥鞭直指昆仑。

一骑霜蹄先蹶,未妨来者超群。

形式:

蝶恋花.吴研因属定其凤吹集,并题

容我丹黄勤校阅。凤吹吟成,便是鸳鸯牒。

载酒蓝庄时一瞥。隔墙曾听高歌彻。

无计舒君肠百结。但道情缘,两字须分别。

缘比明蟾元易缺。海枯石烂情无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