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

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

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

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

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

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

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

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

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

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

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

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描绘了秋天常山的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深情。首句“常山山头秋月明”以明亮的秋月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次句“常山渡头秋水深”则暗示了离别时的沉郁心情。诗人通过“行人欲别不忍别”表达出依依不舍的情感,接着回忆起过去的共同经历,“忆在滦河折杨柳”,感叹相思之情长久。

诗中“三载相思百年久”表达了深厚的感情积累,而“客中欢会能几时”则揭示了离别后相聚的短暂。诗人感恩朋友的恩义,但无奈“攀留无计随不去”,只能寄情于流水和明月,象征着对友人的忠诚与思念。

“吾心如水日东注”和“又如夜月光随人”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意随着友人远去,无论日夜都陪伴着他。诗人还嘱咐友人在吴门时向家人报平安,自己未能实现忠孝愿望,离别之际泪水涟涟。

最后,诗人预想明朝分别后的情景,将愁绪寄托于“水边看孤月”,并期待借酒浇愁,以醉态告别,展现了强烈的离别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伤。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胡文选葡萄为戴主事宝题

贰师将军破西域,佳种传来满中国。

上林苑里栽更多,铨曹遗老曾亲食。

爱兹品味珍且长,朝回墨洒云烟香。

盘柯蔓衍交密叶,结实磊落垂浓光。

恍如青油帐幕攒翠羽,又如黑水晶珠贯金缕。

清宵凝露坠龙须,白昼腾霜笼马乳。

戴君得之拱璧同,求题愧我非诗翁。

解酲不羡魏文帝,奉母空怀陈侍中。

形式: 古风

六月十三日德兴道中苦热小憩林下偶成

高堂广厦六月寒,我虽逸居忧素餐。

炎风烈日道路难,我虽驱驰心始安。

却怜仆夫力已殚,流浆满背何曾乾。

马头红尘滚雕鞍,四蹄汗血尤汎澜。

使我目睹心悲酸,停车解辔聊盘桓。

九州无人服冰丸,苍生多少颜无欢。

我欲大布云阴宽,吁嗟不能生羽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庆备倭翁都督

伟哉将军翁继武,智勇元非众人伍。

指麾阵势风云生,笑谈兵法虹霓吐。

宝刀曾斩滇池蛟,雕弓惯射阴山虎。

出镇声华已绝伦,閒居礼度尤追古。

轻裘缓带羊都督,雅歌投壶祭征虏。

帐前列校总归心,海外诸夷谁敢侮。

斥堠久断狼烟飞,望洋不见鲸波舞。

畏威奸宄尽敛迹,向化黎元皆按堵。

圣主封功下丹诏,将军进爵垂朱组。

方今万国固悉臣,犹有四夷须镇抚。

还期明堂领节钺,坐向边陲立旗鼓。

誓使天骄不敢窥,报功定见分茅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湖口阻风拨闷

江头日日南风恶,上下风帆总深泊。

行人欲渡未能渡,独倚蓬窗叹萧索。

寄语行人且放怀,樽中有酒还须酌。

行止从来悉在天,清閒真是浮生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