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

分明柳上春风眼,曾看少年人老。

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昏晓。惊心梦觉。

谩慷慨悲歌,赋归不早。

想得相如,此时终是倦游了。

经行几度怨别,酒痕消未尽,空被花恼。

茂苑重来,竹溪深隐,还胜飘零多少。羁怀顿扫。

尚识得妆楼,那回苏小。寄语盟鸥,问春何处好。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翻译

在柳树上感受到春风的温柔,曾经见证过少年逐渐老去。
大雁掠过沙洲,天空呈现出大海般的蔚蓝,夜晚的小舟不知属于谁家,让人惊醒梦境。
满怀激情地悲歌,但回归的愿望未能早早实现。
想象像司马相如那样,此刻也厌倦了漂泊生涯。
多次走过这里,对离别充满哀怨,酒杯中的痕迹还未消散,只是徒增花香的烦恼。
再次来到繁花似锦的茂苑,竹溪深深隐藏,比之前的生活更加宁静,心中的羁旅愁绪一扫而空。
还能认出那座妆楼,想起当年的苏小小,我想告诉那些海鸥盟友,春天究竟在哪里最美?

注释

分明:清晰可见。
柳上:柳树上。
少年人:年轻的时光。
雁拂沙黄:大雁掠过沙洲,天色渐黄。
羁怀:羁旅的愁怀。
妆楼:女子的居所。
苏小:古代美女,此处代指佳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和淡淡的哀愁。开篇“分明柳上春风眼,曾看少年人老”两句,通过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唤起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接下来的“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昏晓”则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暮的画面,给人以孤寂之感。

诗中“惊心梦觉”一句,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中的失落之间的矛盾心理的写照。而“谩慷慨悲歌,赋归不早”则表达了诗人在长久的旅途中,对家乡和旧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想得相如,此时终是倦游了”一句,通过与古代词人杜甫的自比,传达出诗人对于漂泊生涯的疲惫与无奈。紧接着,“经行几度怨别,酒痕消未尽,空被花恼”则是对往昔离别之痛和现今寂寞之感的抒发。

“茂苑重来,竹溪深隐,还胜飘零多少。羁怀顿扫”两句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地的依恋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而“尚识得妆楼,那回苏小”则是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切思念。

最后,“寄语盟鸥,问春何处好”一句,以一种超脱现实、向往远方的心态结束了整首诗。这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解脱的一种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一位游子在漂泊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哀愁,也让人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深沉内心世界和对于人生变迁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齐天乐.迁居

桃花零落玄都观,刘郎此情谁语。

鬓发萧疏,襟怀淡薄,空赋天涯羁旅。离情万缕。

第一是难招,旧鸥今雨。

锦瑟年华,梦中犹记艳游处。依依心事最苦。

片帆浑是月,独抱凄楚。

屋破容秋,床空对雨,迷却青门瓜圃。初荷未暑。

叹极目烟波,又歌南浦。燕忽归来,翠帘深几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齐天乐

扁舟忽过芦花浦。闲情便随鸥去。

水国吹箫,虹桥问月,西子如今何许。危栏谩抚。

正独立苍茫,半空飞露。

倒影虚明,洞庭波映广寒府。鱼龙吹浪自舞。

渺然凌万顷,如听风雨。

夜气浮山,晴晖荡日,一色无寻秋处。惊凫自语。

尚记得当时,故人来否。胜景平分,此心游太古。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齐天乐.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

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折。

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

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

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寒香深处话别。

病来浑瘦损,懒赋情切。

太白闲云,新丰旧雨,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

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江影沈沈,露凉鸥梦阔。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四字令/醉太平

莺吟翠屏。帘吹絮云。东风也怕花瞋。带飞花赶春。

邻娃笑迎。嬉游趁晴。明朝何处相寻。那人家柳阴。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