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四咏(其二)夏云多奇峰

初见云从山里出,须臾云结势如山。

一声霹雳催时雨,云不能闲山自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云彩与自然界的生动互动,充满了动态美和哲理意味。

首句“初见云从山里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彩从山中缓缓升起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充满了生命力。这不仅展现了云彩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云与山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和谐状态。

接着,“须臾云结势如山”一句,描述了云彩聚集并形成巨大云团的过程,形象地将云与山的形象相比较,突出了云的体积感和力量感。这里的“须臾”二字,强调了时间之短,表现了云变化之迅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一声霹雳催时雨”,随着雷声的轰鸣,预示着一场及时雨的到来。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的壮观,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雷声作为自然界的强音,激发了雨水的降临,体现了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最后一句“云不能闲山自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在风雨交加的时刻,云彩虽然忙碌,但山却依然保持着宁静与自在。这句话通过对比云与山的状态,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云与山、雷雨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锦堂四咏(其三)秋月扬明辉

谁为天公洗眸子,试将把酒问姮娥。

清光一片已如许,斫却桂时应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锦堂四咏(其四)冬岭秀孤松

凛凛苍髯晚节孤,雪中倾盖若旁无。

一经元亮盘桓后,气压秦时五大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沁园十二咏(其一)熙熙堂

眼前草木强争春,往日繁华一聚尘。

山水中閒赏心在,不知谁是肯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沁园十二咏(其二)翠兰亭

蓬艾丛深特地藏,游蜂何处觅幽芳。

楚人大段无分别,不识离骚传里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