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山中逢吴阊薛文学是韩宗伯丈门人附书问讯

坐中有客自南州,为问传经忆昔游。

别日埙篪三殿草,归来云树五湖舟。

春山见月频疑梦,远道缄书倍结愁。

欲识瀛洲图画里,同时强半雪盈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时光的流转。

首联“坐中有客自南州,为问传经忆昔游”,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和他们曾经共同的经历。友人来自南州,曾一同传习经典,回忆起往昔的游历,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颔联“别日埙篪三殿草,归来云树五湖舟”,运用比喻手法,以“埙篪”象征友谊的和谐,“三殿草”暗示分别时的场景,“云树五湖舟”则描绘了友人归来时的景象,既表现了空间的距离,也蕴含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春山见月频疑梦,远道缄书倍结愁”,进一步深化情感,春夜的山中,月光如梦,友人书信往返,传递着思念与忧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内心的孤独。

尾联“欲识瀛洲图画里,同时强半雪盈头”,以“瀛洲图画”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同时也暗含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指出在那个时代,与他们一同成长的许多人已白发苍苍,表达了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空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一)春暮与陈东甫饮白庄柳树下怀傅伯俊侍御时有驿使投书语中及之

门前五柳映楼居,倚杖看山迥自如。

夕雨霏微芳草路,人家历乱白云墟。

田间斗酒为君醉,陇上梅花何处书。

却忆薄游周柱史,江南春色满回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二)殷洗心中翰奉使取道过访

林花落尽殢莺歌,谷口劳君结驷过。

使节三春来内苑,征轺五月渡黄河。

含香池上家声远,挥麈尊前侠气多。

闻道螭头封事在,扶桑何日息鲸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三)山中怀寄御史大夫渐庵李公

双阙觚棱汉苑秋,当时曾御李膺游。

乾坤别后多戎马,湖海年来有钓舟。

华岳云峰天外耸,函关紫气日边浮。

同朝晚进公应记,一卧沧江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四)承赵国主赐问并赉刻书二种敬因苏长史奉谢

绿云缥缈隔清漳,玉札封题到草堂。

阁上青藜开璧府,枕中鸿宝示仙方。

东平乐善偏承宠,北海工书久播芳。

更羡名家苏季子,白头簪笔侍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