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

桂轮香满。送寒色、轻风剪剪。

又还是、幽窗人静,梅影参差初转。

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

漫快泻琼舟,浓熏宝鸭,终是心情差懒。

谩就枕,浑无寐,□听彻、天边飞雁。

闲愁消万缕,如何消遣。绣衾□忆鸳鸯暖。

细思量、遍倚屏山,挑尽琴心,谁识相思怨。

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形式: 词牌: 薄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寂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桂轮香满”设置了一个充满桂花芬芳的场景,接着“送寒色、轻风剪剪”则透露出一丝冷清之气,但这并未驱散桂花的馥郁。

“又还是、幽窗人静,梅影参差初转”,这里的“幽窗人静”营造出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氛围,而“梅影参差初转”则是对这一寂静之境的点缀,梅花在轻风中摇曳,显得格外清丽脱俗。

诗人的情感世界随后展开,“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这里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于失去的深切怀念。"文君"在古代文学中常指班婕妞,她以才华横溢著称,因此此处"文君"可能是对某个才情并茂之人的昵称,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位心上人的思念。

“漫快泻琼舟,浓熏宝鸭,终是心情差懒”,这一段描写了诗人在宴饮中的场景,但即便是在欢乐的氛围中,他的心情依旧平淡无奇,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寂寞与不满。

接着,“谩就枕,浑无寐,□听彻、天边飞雁”,诗人躺在床上,但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处可能是指窗户之类的地方,从那里传来了远方的雁鸣声,这又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

“闲愁消万缕,如何消遣”,这是对前文所述情感的总结与发问,面对这些无尽的忧思,该如何排解呢?

“绣衾□忆鸳鸯暖”,这里绣衾代表了温暖和爱意,“□”处可能是指梦境或回忆之中,而"鸳鸯"则常用来比喻夫妻之情,诗人在这温暖的记忆中寻找慰藉。

“细思量、遍倚屏山,挑尽琴心,谁识相思怨”,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沉回味,他倚靠着屏风,反复琢磨着内心的忧愁,就像挑选琴弦上的音符一样细致。"谁识相思怨"则是对他人是否能理解自己这份深情的疑问。

最后,“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诗人的身体也受到了内心忧虑的影响,变得消瘦,而“陡觉频移带眼”则表现出一种视线模糊、精神恍惚之感,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心绪万千所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书浑不问家事,得酒但知延友生。

形式: 押[庚]韵

小重山

花过园林清荫浓。琅玕新脱笋,绿丛丛。

雨声只在小池东。闲敧枕,直面芰荷风。

长日敞帘栊。轻尘飞不到,画堂空。

一尊今夜与谁同。人如玉,相对月明中。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不见/如梦令(其一)

日过重帘未卷。袅袅欲残香线。

午醉却醒来,柳外一声莺啭。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深院。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天仙子

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更无尘可碍。

等闲帘幕小栏干,衣未解。心先快。

明月清风如有待。谁信门前车马隘。

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

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形式: 词牌: 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