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应之盛夏

驱马畏炎暑,杜门常鲜欢。

吴绡朝扇薄,越布夜衾单。

饮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残。

二年薇与蕨,实厌野人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驾车出行畏惧炎热的暑气,常常闭门少有欢愉。
早晨用吴地的薄纱扇子,夜晚盖着越地的单薄被子。
山中的鸟儿在饮水池边解渴,落满泥泞的雨后水果也显得残破。
过了两年,我已厌倦了以薇菜和蕨类为食,这成了野人般的简单餐食。

注释

驱马:驾车。
畏:畏惧。
炎暑:炎热的暑气。
杜门:闭门不出。
鲜欢:少有欢愉。
吴绡:吴地的薄纱。
朝扇:早晨的扇子。
薄:薄薄的。
越布:越地的布料。
夜衾:夜晚的被子。
单:单薄。
饮沼:在饮水池边。
山禽:山中的鸟儿。
渴:解渴。
沾泥雨果:落满泥泞的雨后水果。
二年:过了两年。
薇与蕨:薇菜和蕨类。
实:实在。
厌:厌倦。
野人餐:野人的餐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展现了夏季的特点和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下的生活状态。

“驱马畏炎暑”一句直接表达了夏日烈日下的感受,马儿因怕热而不愿行走,反映出酷热难耐的气候。紧接着,“杜门常鲜欢”则是诗人表现自己虽然避暑在家,却仍旧保持着愉悦的心情。

“吴绡朝扇薄,越布夜衾单”两句中,“吴绡”和“越布”分别指代了轻薄的丝织品和纺织品,它们被用来对比夏日所需的衣物轻薄与夜晚可能需要的简单覆盖。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夏季人们对于温度变化的适应。

“饮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残”则从自然界切入,将山林中的禽鸟因干旱而渴望水分,以及因雨水而使果实变得不再完美,生动地描绘了夏季的气候变化对大自然的影响。

最后,“二年薇与蕨,实厌野人餐”则表达了一种生活的艰辛和对简单食物的厌倦。诗人提到的是连续两年的困难时期,即使是野生植物如薇菜、蕨菜,也成为人们不得不接受的食物。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事物描写,展现了夏季生活的多面性和人们在自然界中的微小存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和张提举

刺举威寒江国东,自惭多病幸优容。

喜来丈室谈何妙,往拜高轩愿莫从。

宛水春生初绉縠,钟山雪尽见蟠龙。

新年强起寻芳物,零落宫梅白一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李令放税

晚田既废麦初耕,冠盖侵星独出城。

但见饥寒号岁晚,不闻箫鼓赛秋成。

仓无农父千斯庆,税比周人什一轻。

抚字从来须守令,莫辜圣世念疲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苏仲南邵湖会饮三首(其三)

新亭当绝岛,景物更清妍。

耳热风前酒,心澄水底天。

观鱼方有得,荐味肯烹鲜。

默坐吟春草,知君似惠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苏仲南邵湖会饮三首(其二)

交友不在眼,逢君怀抱开。

主人容客醉,樽酒犯寒来。

老境侵霜鬓,羁愁付酒杯。

身闲不易得,相与且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