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

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鸾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在神秘的玄都打开秘籍,向白石先生表达敬意。
天界的秋天景色纯净,中秋之夜空气清新。
星辰簇拥在朝见天帝的地方,仙鹤踏空发出轻盈之声。
玉洞中的花朵常开不败,月宫的光芒最为明亮。
祭祀坛场庄严肃穆,献给神灵的简策令他们震惊。
如果能赐予我仙丹妙药,我将留下永生不朽的名声。

注释

玄都:道教仙境。
秘箓:秘传的法术书籍。
上界:天界。
秋光:秋天的阳光。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夜气:夜晚的气氛。
星辰:星星。
朝帝处:朝拜天帝的地方。
鸾鹤:神话中的仙禽。
步虚声:轻盈的仙乐声。
玉洞:仙境中的玉石洞府。
花长发:花朵永不凋谢。
珠宫:月亮或仙境中的宫殿。
月最明:月亮最明亮。
扫坛:清扫祭祀坛场。
天地肃:天地间充满敬畏。
投简:献上书简。
鬼神惊:使神灵感到惊讶。
傥:如果。
刀圭药:仙丹。
不死名:永生不朽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教仪式的壮丽画面。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捕捉了中元节气清净、星辰璀璨、仙境美景以及道士修行的情形。

"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表现了道士在神秘的玄都山中,打开秘籍,向尊贵的师傅行礼的情景。这里的“玄都”指的是道教的圣地之一,象征着高深莫测的仙境;“秘箓”则是道教的经典或秘笈,代表了道法和知识的传承。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描绘了一个清澈明净的秋夜景象。中元节,又称为七月半,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时候,夜晚的空气格外清新,星辰璀璨,仿佛连通天界与人间。

"星辰朝帝处,鸾鹤步虚声" 展现了道士们在夜幕中,对着帝所朝拜的情景。“星辰”象征着宇宙的奥秘和永恒;“鸾鹤”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着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描绘了一幅仙境的美丽景象。“玉洞”、“珠宫”都是仙界的装饰词汇,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花长发”则可能是指道士在修炼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异之气或神态。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描绘了一场庄严而又神秘的仪式。道士在进行某种祭祀或召唤鬼神的活动时,扫清祭坛,使得天地肃穆,连鬼神都为之震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表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傥赐”可能是指道士在仪式中获得某种仙丹或灵药;“刀圭”是一种古代医疗器械,亦可象征道家的养生之术;“还留不死名”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通过修炼而获得永恒生命的愿望。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神秘色彩和仙境美景,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宗教仪式、宇宙观念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

收录诗词(54)

殷尧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籍贯:浙江嘉兴
  • 生卒年:780—855

相关古诗词

醉赠刘十二

春草正凄凄,知君过恶溪。

莺将吉了语,猿共猓然啼。

别路魂先断,还家梦几迷。

定寻雷令剑,应识越王笄。

树色多于北,潮声少向西。

椰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久雨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

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

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形式: 五言律诗

吹笙歌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李舍人席上感遇

微云敛雨天气清,松声出树秋泠泠。

窗户长含碧萝色,溪流时带蛟龙腥。

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飘然曳杖出门去,无数好山江上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