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其一)

绿发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浮生已是尘劳侣,病眼犹便锦绣章。

羞见故人梁苑废,梦寻归路蜀山长。

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送别友人张耒赴任寿安尉为背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绿发转黄、官场忙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绿发惊秋半欲黄"形象地写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官居无处觅林塘"则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诗中“浮生已是尘劳侣”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疲惫,而“病眼犹便锦绣章”则暗示了他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即使在困顿之中仍能欣赏美好的事物。接下来,“羞见故人梁苑废”表达了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友人境遇的同情,"梦寻归路蜀山长"则寄寓了对友人此行的遥远和归乡之难的想象。

最后两句“怜君顾我情依旧,竹性萧疏未受霜”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坚韧不屈性格的赞美,暗示即使经历世事变迁,他们的友情依然如竹般清高,不受尘世风霜侵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其二)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

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其二)

老人无力年年懒,世事如花种种新。

百巧从来知是妄,一机何处定非真。

园夫漫接曾无种,物化相乘岂有神。

毕竟春风不拣择,随开随落自匀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其一)

潩上名园似洛滨,花头种种斗尖新。

共传青帝开金屋,欲遣姚黄比玉真。

秦岭犹应篆诗句,杜鹃直恐降天神。

老人发少花头重,起舞攲斜酒力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前韵

闭门何所事,毛发日青青。

齿折登山屐,尘生贳酒瓶。

调心开贝叶,救病读《难经》。

定起无人见,寒灯一点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