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同诸公为监试官作

文治回亨运,群言协睿谋。

设科存坠典,传诏及遐陬。

风动黄帘晓,霜飞白简秋。

迂临宣上化,精察副旁求。

怀牒鱼鳞集,摛辞茧纴抽。

按行承奖饬,鼓舞望甄收。

冰鉴垂清照,渊珠免暗投。

充庭先品物,入彀总英游。

奏自兰台上,名依桂籍留。

神仙司下土,桃李在南州。

使节光华盛,公堂礼数优。

无能禆末论,倾咏独绸缪。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科举考场的庄严与肃穆,以及监试官的职责与威仪。开篇“文治回亨运,群言协睿谋”赞颂了文治的兴盛,群策群力,共同谋划国家大计。接着“设科存坠典,传诏及遐陬”描述了设立科举制度,传承古训,将诏令传播至边远之地,体现了教育的普及与公平。

“风动黄帘晓,霜飞白简秋”以自然景象衬托出考试的清晨与秋天的肃杀氛围,暗示着学子们在黎明前的勤奋与紧张。接下来“迂临宣上化,精察副旁求”则表现了监试官的严谨与公正,他们深入考察,广泛搜寻人才。

“怀牒鱼鳞集,摛辞茧纴抽”描绘了考生们如鱼鳞般汇聚一堂,才华横溢,各展所长。监试官则仔细审阅试卷,选拔英才。“按行承奖饬,鼓舞望甄收”进一步强调了监试官的责任重大,既要严格考核,又要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冰鉴垂清照,渊珠免暗投”比喻监试官如同明镜一般公正无私,避免了暗箱操作,确保了选拔的公平。“充庭先品物,入彀总英游”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认为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最后,“奏自兰台上,名依桂籍留”说明了考试结果的公布,优秀学子的名字将被记录在册,永载史册。“神仙司下土,桃李在南州”则以神话和自然景象象征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使节光华盛,公堂礼数优”描绘了监试官的尊贵地位与考场所展现的礼仪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神圣与公正,以及监试官的重要角色,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游法华山回宿楼氏书房遥望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而未及至其处赠同游傅生国章(其一)

故庐湖水曲,门对法华山。

百里空荒外,三峰晻霭间。

倦游烦汲引,阔步强跻攀。

老怯高寒境,非缘兴尽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游法华山回宿楼氏书房遥望嵩头陀智者国师道场上清五云龙寿诸山而未及至其处赠同游傅生国章(其二)

小憩虚斋夕,何人笑语同。

青云一才子,白发两衰翁。

节物逢春好,名区有路通。

未能穷胜践,健走愧儿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赵公画兰竹

猗兰幽人操,绿竹君子德。

夭夭彼棘心,胡为久吾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梓山行赠桑生

昔闻山中采药翁,问姓但指檐前桐。

君家本以桑为氏,胡不种桑翻种梓。

桐君采药不学医,桑君学医兼采诗。

朝来索我歌梓山,使我阁笔频支颐。

问君梓树家何处,青山难寻梦中路。

但见清风两袖宽,诗筒戢戢多于树。

长歌短歌亦奚为,坐看药笼悬蛛丝。

种桑种梓俱有术,也应无术医君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