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十五)

花随人去。今夜钱塘江上雨。宿酒残更。

潮过西窗不肯明。小罗金缕。结尽同心留不住。

何处长亭。绣被春寒掩翠屏。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减字木兰花·其十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的情绪。

"花随人去",开篇便以此句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离别之情,花朵随着行人的脚步远去,似乎也带走了某些不易察觉的心绪。

"今夜钱塘江上雨",这里描写的是一个雨夜的场景,钱塘江在雨中显得更加萧瑟,这种环境设置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提供了背景。

"宿酒残更",诗人可能是在回忆昨日的饮酒之欢,而今朝醒来,却只剩下些许醉意和空留的酒杯。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也反映出一种无法挽留的悲凉。

"潮过西窗不肯明",潮水涌动,通过西窗而过,但它似乎并不急于退去,这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和对现实无奈的心态。

"小罗金缕",这里的“小罗”可能指的是一种精致的小巧之物,而“金缕”则是用以形容细小如线的金饰。这个意象传递出了一种精美而又脆弱的感觉,也许是在比喻某种关系或情感的脆弱。

"结尽同心留不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挽留的人或事物的无力感。尽管曾经有过深厚的情谊,但终究还是无法阻止时间和现实的流逝。

"何处长亭",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寻找一个能够停留和回忆的地方——“长亭”,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无解的困惑,是对未来和过去的一种迷茫态度。

"绣被春寒掩翠屏",最后一句描写了春夜的寒冷,以及诗人用绣花装饰的被子来抵御这种寒意,同时也掩盖了那翠绿色的窗屏。这既是对环境的一种描摹,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萧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无常观。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五)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

重院莺啼觅谢家。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十六)

有何不可。依旧一枚闲底我。饭饱茶香。

瞌睡之时便上床。百般经过。且喜青鞋踏不破。

小院低窗。桃李花开春昼长。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十四)

无人请我。我自铺毡松下坐。酌酒裁诗。

调弄梅花作侍儿。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

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怀。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十一)

无人惜我。我自殷勤怜这个。恧峭惺惺。

不肯随人独自行。乾坤许大。只在棘针尖上坐。

依旧多情。搂著虚空睡到明。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