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首(其一)

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

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

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

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

新交意虽密,中道生怨尤。

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一尺布无法裁剪成长,浅水无法流淌长远。
水浅容易干涸,布短又有谁来收捡。
人生在选择中度过,一味竞争并非上策。
旧友虽然联系少,内心情感却依旧深厚。
新结识的朋友虽然情意深,但中途往往产生矛盾。
犹豫再三,世间的道路漫长而迷茫。

注释

尺帛: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有限。
无长裁:无法长久维持。
浅水:比喻关系或情谊的浅薄。
无长流:无法长久持续。
趋竞:追逐竞争。
非优:不是最好的选择。
旧交:老朋友。
迹虽疏:虽然联系少。
新交:新朋友。
意虽密:虽然情意深厚。
中道:中途。
怨尤:抱怨和责怪。
踟蹰:犹豫不决。
世路:世间道路。
悠悠:漫长而迷茫。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人生取舍和世态变化感慨的诗。开篇两句“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意在形象地描绘出生命和事物都有其局限与短暂,无法长久。接着,“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指出浅薄的东西容易干涸,而短小的布帛又有谁来收藏。

“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这两句表达了人在选择与放弃之间的艰难和世事的复杂,不是简单的竞争就能决定优劣。以下,“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表现了对旧友情谊的珍视,即便联系不再紧密,但心中仍然感到温暖。

“新交意虽密,中道生怨尤”则指出了即使新的关系看似亲密,也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误会和怨恨。末尾,“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用重复的动作描绘了人在尘世中的徘徊不定,以及面对纷扰复杂的世界道路时所感受到的茫茫无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友谊以及世事变迁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感怀二首(其二)

主人饮君酒,劝君弗相违。

但当尽弘量,觞至无复辞。

人生百年中,会合能几时。

不见枝上花,昨满今渐稀。

花落还再开,人老无少期。

古来贤达士,饮酒不复疑。

形式: 古风

新年第二夜荅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

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赠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

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

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

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

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

贤王贵主于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

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

青门几度见春归,折柳寻花送落晖。

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

尔来倏忽五十年,却忆当时思眇然。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

陌头车马共营营,不解如君任此生。

形式: 古风

邻里龙沙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