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途中见北人

旅食京华数十春,饱谙霜雪惯风尘。

南来忽见幽燕客,还似当年遇越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南行途中见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旅食京华数十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在京城漂泊多年的旅人。这里的“旅食”不仅指在外寄居的生活状态,也暗含着诗人对京城繁华与孤独并存的复杂情感。“数十春”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暗示了诗人在这座城市中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次句“饱谙霜雪惯风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这里的“霜雪”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挫折,“风尘”则比喻世间的纷扰与变迁。这两词连用,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验,也体现了他对世事沧桑的洞察与适应能力。

第三句“南来忽见幽燕客”,转折点出现,诗人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意外地在南方的旅途上遇到了来自北方的客人。这句中的“忽见”二字,既表现了相遇的惊喜,也暗示了南北地域之间的某种隔阂或差异。

最后一句“还似当年遇越人”,以“还似”二字承上启下,将这次偶遇与过去的某个经历相联系,引发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这里的“越人”可能是指诗人曾经遇到的某位南方人士,通过类比,诗人表达了对这次相遇的亲切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时代。

整首诗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以及对当下际遇的微妙感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不失细腻,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情感画卷。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客中夜雨

旅馆秋风夜雨声,思家愁路忆神京。

寒蛩亦似知人意,相伴哀吟直到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程彦实尚书晴洲卷(其一)

举世昏昏梦里过,晴明时少晦时多。

一生日月光中老,闲向沙头弄碧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程彦实尚书晴洲卷(其二)

少居河北老江南,风月随身到处参。

最是芳洲晴景好,泥融沙煖水光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题程彦实尚书晴洲卷(其三)

一片溪山景最奇,空濛潋滟两皆宜。

青天白日好归去,不待沾裳湿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