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东归得重寻。
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属于送别诗。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柘冈西路白云深”一句,以壮丽的山川景色开篇,设置了一种淡远而深邃的情怀氛围。柘冈山在江西省,王安石通过这处地理标志点,描绘出友人即将踏上的归途,白云深处则隐喻着旅途的遥远和未知。
“想子东归得重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东归之路的关切与牵挂。这里的“想”字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活动,他在想象着友人回家的情景,担心他是否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因此用词强烈,表示出深重的寻找和期待。
接下来的“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两句,则是诗人借景抒情。踯躅(zōng zōng)是一种花卉,它在这里代表了旧日的情感联结。王安石通过对这些花朵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面对春天的到来而感到的心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王安石在这里成功地运用自然景观作为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使得这首送别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渌净堂前湖水渌,归时正复有荷花。
花前亦见馀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
天台一万八千丈,岁晏老僧携锡归。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一灯相伴十馀年,旧事陈言知几编。
到了不如无累后,困来颠倒枕书眠。
忆我东游未有须,扶衰重此驻肩舆。
市中年少今谁在,鲁叟当街六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