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二)

风急讯湾浦,装高偃樯舳。

夕听江上波,远极千里目。

寒律惊穷蹊,爽气起乔木。

隐隐日没岫,瑟瑟风发谷。

鸟还暮林喧,潮上水结洑。

夜分霜下凄,悲端出遥陆。

愁来攒人怀,羁心苦独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狂风急袭海湾岸,船帆高挂桅杆斜。
夕阳中倾听江面浪,放眼望尽千里阔。
寒冷季节律动惊醒了偏僻小径,清爽气息自高大树木升起。
太阳隐约消失在山峦之后,山谷间瑟瑟风声起。
鸟儿归巢林间喧闹,潮水涌来水面泛起漩涡。
半夜时霜降寒气逼人,悲伤情绪源自遥远的大地。
忧愁聚集心中难以排解,孤独的旅客夜晚住宿苦不堪言。

注释

风急:风势猛烈。
讯湾浦:海湾岸边,讯通迅,快速之意,形容风速快。
装高:船帆高挂。
偃樯舳:樯为帆船的桅杆,舳为船尾,整体意指船只停泊状态。
夕听:傍晚时分聆听。
江上波:江面上的波浪。
远极:极目远望。
千里目:能看得很远,形容视野开阔。
寒律:寒冷的季节规律,律可指自然的节律。
惊穷蹊:使偏僻小路也感到惊醒,比喻寒气无处不在。
爽气:清新的空气。
起乔木:从高大的树木间升起。
隐隐:模糊不清的样子。
日没岫:太阳沉入山峰背后。
瑟瑟:风声。
风发谷:风从山谷中生起。
鸟还:鸟儿归巢。
暮林喧:傍晚树林中的喧闹声。
潮上:潮水上涨。
水结洑:水面因潮水涌动而形成漩涡,洑指水流回旋。
夜分:半夜。
霜下:霜降。
凄:寒冷而引人感伤。
悲端:悲伤的开端。
愁来:忧愁来临。
攒人怀:聚集在人心中。
羁心:旅人的心,羁旅行役中的心情。
苦独宿:痛苦于独自过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行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悲凉与孤独之情。开篇“风急讯湾浦,装高偃樯舳”写出了强劲的北风正在吹拂着河湾,以及船只被迫停泊在岸边的情景。紧接着,“夕听江上波,远极千里目”则通过耳朵捕捉到了晚上江面的涛声,视线却能穿越千里之遥,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境。

“寒律惊穷蹊,爽气起乔木”一句中,“寒律”指的是秋夜清冷的空气,而“惊穷蹊”则形容这种气息穿过贫瘠的小路,给人以萧瑟之感。接着,“爽气起乔木”表明虽然天气凉爽,但树林间却透着一丝生机。

诗中还写道:“隐隐日没岫,瑟瑟风发谷。”这里通过“隐隐”的字眼,传达了太阳缓缓下山的景象,而“瑟瑟风发谷”则形容秋风在山谷间轻拂而过的声音,给人以凄清孤寂之感。

随后,“鸟还暮林喧,潮上水结洑”一句中,“鸟还暮林喧”描绘了傍晚时分,群鸟归巢的景象,而“潮上水结洑”则表明潮汐涌动之际,河水汇聚成小溪流。

诗尾两句“夜分霜下凄,悲端出遥陆。愁来攒人怀,羁心苦独宿。”中,“夜分霜下凄”写出了夜深时分,寒风中的细雨如霜一样凄冷,而“悲端出遥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孤独。最后,“愁来攒人怀,羁心苦独宿”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寂寞之情,以及不得不面对的孤独夜晚。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秋夜行舟时所体验到的自然美与个人悲凉,是一首充满意境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其一)

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县。

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

凌高跻飞楹,追焱起流宴。?苑含灵群,岩庭藏物变。

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

目远幽情周,醴洽深恩遍。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其二)

繁霜飞玉闼,爱景丽皇州。

清跸戒驰路,羽盖伫宣游。

神居既崇盛,嵓崄信环周。

礼俗陶德声,昌会溢民讴。

惭无胜化质,谬从云雨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卖玉器者诗

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

子实旧楚客,蒙俗谬前闻。

安知理孚采,岂识质明温。

我方历上国,从洛入函辕。

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

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

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形式: 古风

和王丞诗

限生归有穷,长意无已年。

秋心日迥绝,春思坐连绵。

衔协旷古愿,斟酌高代贤。

遁迹俱浮海,采药共还山。

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

明涧子沿越,飞萝予萦牵。

性好必齐遂,迹幽非妄传。

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