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二绝(其二)

病中忽误通真理,静处专寻入定工。

雨汗淋头都不管,须臾和气自冲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病中忽然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在宁静中专心寻求禅定的境界。

注释

病中:指生病的状态。
忽:突然。
误:领悟。
通真理:理解深刻的道理。
静处:安静的地方。
专:专心。
寻:寻找。
入定工:禅定的境界。
雨汗:雨水般的汗水。
淋头:浇头淋下。
不管:不顾。
须臾:片刻。
和气:温和的气息。
自:自己。
冲融:消融、融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文天祥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病中对于禅修的追求和体验。诗中的“病中忽误通真理”,意味着诗人在生病期间不经意间领悟到了某种深刻的人生真理。这反映出古代文人在困顿时刻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即通过静坐冥思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超脱。

“静处专寻入定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修的专注与投入。在安静的环境中,诗人致力于修习禅定的技巧,以期达到内心的宁静和统一。这里的“定”指的是禅定的状态,即通过冥想来控制呼吸、集中思维,从而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雨汗淋头都不管,须臾和气自冲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修习禅定过程中的忘我境界。即使是在身体不适、出汗如同雨水般的情况下,诗人也不为所动,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这种状态下的“须臾和气自冲融”,则是表达了在短暂的时间里,通过禅定的练习,使得内心的不平和气息得到调整,达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修的追求,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面对疾病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即通过精神上的修养来超越身体的痛苦,寻找心灵的安宁。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又三绝(其三)

老来忧患易凄凉,说到悲秋更断肠。

世事不堪逢九九,休言今日是重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又三绝(其一)

世事濛濛醉不知,南山秋意满东篱。

黄花何故无颜色,应为元嘉以后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又三绝(其二)

人间万事转头空,皂帽飘萧一病翁。

不学孟嘉狂落魄,故将白发向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又送前人琴棋书画四首(其一)琴

不知甲子定何年,题满柴桑日醉眠。

意不在言君解否,壁间琴本是无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