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山十日雨,高涨落江湖。
捲雾游龙去,粘天白鸟呼。
这首诗描绘了楚山连绵十日的雨水,使得江湖水位上涨的景象。首句“楚山十日雨”,简洁有力地勾勒出连续降雨的氛围,为后续画面铺垫。接着,“高涨落江湖”一句,生动展现了雨水对江湖的影响,水位的上升与下降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动态的自然景观。
“捲雾游龙去”,诗人巧妙地将游动的云雾比作腾空而起的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轻盈飘逸的景象,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活力。“粘天白鸟呼”,则通过“白鸟”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天空与大地相连、白鸟高飞的壮丽画卷,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楚山的自然景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不详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汉水经秦塞,飞流落九天。
腾波如虎眼,愁杀上江船。
悽断羊公石,多年卧草莱。
今人不堕泪,古字日生苔。
独立山上桐,高风日摧委。
不及缠绵枝,年年结成子。
山城一夜雨,客意巳深秋。
况对临湖寺,千松翠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