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感兴(其四)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形式: 古风

翻译

经历了多少年,天地间仿佛静止无动。
这里应当是关键,如同铁网般坚固而空旷。
盗贼窥视北斗,徒手试图撼动天柱。
这令地面的人忧虑,承载着万古的痛苦和压抑。
读书人见识肤浅,十次预测往往九次不准。
岂止是读书人的过错,这是对所有典籍的挑战。

注释

断鳌:古代神话中的巨龟,支撑天穹。
八极:指天地四方,或宇宙的尽头。
枢纽:关键或连接点。
铁网络:比喻坚固且紧密的结构。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古人用来指示方向。
天栋:天空的支柱,比喻重要的支撑物。
愁杀:形容极度忧虑或悲痛。
六籍:古代中国的六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景象,诗人黄文雷在《读史感兴(其四)》中借历史之鉴,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秩序和变革的思考。"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以神话中的巨鳌支撑天地比喻历史的稳固,然而"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暗示着即使看似稳定,也隐藏着关键的转折点,如同铁链维系着天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形象生动,将历史变迁比作盗贼悄然改变天柱,寓意着权力更迭或突发事件带来的剧变。"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忧虑,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无辜受苦者的同情。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诗人自谦为读书人,见识有限,往往难以洞察历史的深层规律。"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他进一步强调,历史的教训并非仅为书生所犯,而是整个文明的共同责任,需要从典籍中汲取智慧,共同面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通过历史的隐喻,揭示了权力更替、社会动荡背后的人性与命运,以及对知识和历史教训的重视。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感兴(其六)

仙栖固多名,世但知蓬莱。

九州复九州,广大莫可该。

翩翩牧鹤童,巧笑如婴孩。

授我紫玄章,归路玉笛哀。

苍寒不可觅,但有清风来。

偪仄宁久居,浮生多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读史感兴(其二)

空山有大木,琅玕叶敷腴。

末至更摧落,岂复润朽株。

东西四百载,天明拱黄图。

哀哀李杜死,诸贤亦沦胥。

庸蜀反初燃,大厦终难扶。

长怀追爽鸠,谁复来此居。

形式: 古风

读史感兴(其一)

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

阳明发天秀,隐约超龙蟠。

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

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

形式: 古风

读史感兴(其五)

子胡讥神仙,仙人轻薄俗。

轩冕既非荣,刀锯况多辱。

惟能小万物,是以超五欲。

栖琼得轻安,镂玉记华馥。

一咏太始音,灵芝悟前夙。

小谪未可遗,裁书系鹤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