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感兴(其一)

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

阳明发天秀,隐约超龙蟠。

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

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由五种元素构成,阴阳二气不断循环。
阳刚之气展现天地精华,时而显露,时而隐秘,超越龙形盘旋。
为何椒兰香气浓郁,而苦厄与萧艾却如此繁多。
优质的玉石需经烈火淬炼,锋利的刀剑需在崖石上磨砺。
虽然宇宙广大无边,但高山的降临也极其艰难。

注释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
二气:指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自然力量。
阳明:古代哲学概念,指光明、温暖、积极的一面。
椒兰:香草名,象征高洁。
苦厄:困苦和不幸。
萧艾:两种野草,常用于比喻困境或低贱的事物。
良玉:优质玉石,比喻优秀的人才或事物。
火浴:比喻经过考验或磨炼的过程。
利刃:锋利的刀剑,象征力量或才能。
大钧:古代对宇宙的代称,表示天地万物。
岳降:比喻伟大的人物或力量的显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文雷的《读史感兴(其一)》,通过对五行哲学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首句“人为五行精”,将人与自然界的元素相联系,暗示人的生命源于宇宙间的五行之气。接下来,“二气相循环”进一步阐述了阴阳二气的生生不息,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动态平衡。

“阳明发天秀”描绘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同日出东方,充满生机。“隐约超龙蟠”则寓言了英雄人物的潜藏智慧和超越常人的能力。然而,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用“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对比,椒兰喻指贤德之人,而萧艾则代表不幸者,表达世事无常,好人遭遇困厄的感慨。

“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运用比喻,说明优秀人才需要经历磨砺才能成器,如同美玉需经烈火淬炼,锐利的刀剑需在崖石上不断磨砺。最后两句“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以天地自然的宏大背景,强调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杰出人物的出现也是极其不易的,寓意着英雄的诞生需要极高的天赋和艰苦的历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沉思。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感兴(其五)

子胡讥神仙,仙人轻薄俗。

轩冕既非荣,刀锯况多辱。

惟能小万物,是以超五欲。

栖琼得轻安,镂玉记华馥。

一咏太始音,灵芝悟前夙。

小谪未可遗,裁书系鹤足。

形式: 古风

读史感兴(其三)

典午固薄德,南风扇群污。

痴儿各翻覆,血刃起相屠。

老羝作人语,海上生羊鱼。

山东二百州,白日栖群胡。

更擅年代足,文皇受乾符。

泰少否则长,岂亦天意欤。

形式: 古风

晚立

独游得荒蹊,晚意与心会。

水声远才闻,山色静可对。

鸟语林塘边,犬鸣篱落外。

柴门未须关,月在东峰背。

形式: 古风

题醉僧图

僧之饮酒,地狱咫尺。此僧饮酒,天龙辟易。

僧之饮酒,背面抵讳。此僧饮酒,口角觱沸。

披毛带角即不理,倒阶卧路而已矣。

一生般若几杯汤,个是逃禅真法子。

不忧兜率不着渠,只忧兜率无酒酤。

临行自谤不羞耻,至今留与人画图。

画图得龙眠,画形兼画意。

君看阿堵中,如如元不死。

是卧是死谁得知,手中尚记携鸱夷。

翻河倒海不救渴,安得馀沥流于斯。

我观此僧面孔真滑稽,醉中定解草圣并赋诗。

当其幕天席地时,惜无人以笔墨随。

纷纷散圣今何为,赖有一醉留其奇。

君不见夜雨闭门难学柳下惠,又不见背水置阵古来惟有韩将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