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漫书(其一)

紫水溪头月几湾,数椽茅屋静依山。

春寻笋蕨携篮出,秋忆蒪鲈放艇还。

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

丹炉茶灶清堪适,徒向南天引目斑。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紫水溪头月几湾”,以“紫水”点明了水色之美,“月几湾”则勾勒出月光洒在溪流上的柔美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数椽茅屋静依山”一句,通过简朴的茅屋与山的和谐共处,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

“春寻笋蕨携篮出,秋忆蒪鲈放艇还”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乡村生活场景。春天里,人们带着篮子去寻找新鲜的竹笋和蕨菜;秋天时,则划着小船回忆起品尝美味的蒪鱼和鲈鱼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下的乡村生活多样性,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享受。

“翠石摊云诗卷湿,高松滴露酒杯寒”则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翠绿的石头上仿佛铺满了云雾,诗卷被湿润的空气浸透,高大的松树上露珠滴滴,让酒杯显得格外清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丹炉茶灶清堪适,徒向南天引目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丹炉与茶灶的清雅,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处繁华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而“徒向南天引目斑”则可能暗含对远方或理想世界的向往,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乡思漫书(其二)

杮叶殷红枫叶丹,空斋怀抱笑为官。

却怜枕上连宵梦,曾到江南半晌还。

五夜灯悬千壑雨,三年家住万山盘。

秋来何限乡关念,尚觉飞鸿一信难。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同张东溪赞戎涂桂泉谪仙饮三宝山

碧空云净迥无痕,万里堪舆一照匀。

砌近银蟾移席满,山高弦管自天闻。

白生蔀屋浑疑昼,光闪层峦欲转坤。

闻说秋光随处好,试从玄兔问乡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普淜道中重阳和崔斗山郡博(其一)

征车札札行迟迟,正是官程未了时。

万里真惭萍梗迹,两年空负菊花卮。

尊开北海怀应放,诗见南山句自奇。

留得晏婴当日语,不须重九更镌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普淜道中重阳和崔斗山郡博(其二)

万里重阳兴可知,肯从官里负良时。

香生野菊浮衣桁,青送寒山入酒卮。

破帽多情还自正,轻舆随步可搜奇。

明朝又是苍山约,为问逍遥有几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