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怀林(其四)

年在桑榆身大同,吾今?子非龙钟。

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的《哭怀林(其四)》。李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年在桑榆身大同”,诗句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如同夕阳西下,人到晚年,生命进入暮年阶段。“身大同”则暗示了生命的终结,与世长辞。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吾今?子非龙钟”,这里的“?”字可能是个错别字或特殊符号,此处应理解为“哭”字,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痛哭流涕。而“非龙钟”则是对逝者年轻时活力四溢、精神饱满状态的回忆,与当前的哀伤形成对比,强调了失去好友的悲痛与不舍。

“交情生死天来大”,这句诗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永恒,即便面对生死的考验,这份情感依然强大无比。它超越了物质世界,成为了连接生者与逝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体现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丝竹安能写此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音乐与艺术难以完全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面对如此深厚的友情与哀思时,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显得无力,无法真正捕捉到那份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之深的感慨,以及对艺术表现力有限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贽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生命、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晋阳怀古

水决汾河赵已分,孟谈潜出间三军。

如何智伯破亡后,高赦无功独首论。

形式: 七言绝句

过雁门(其一)

尽道当关用一夫,昔人曾此捍匈奴。

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过雁门(其二)

千金一剑未曾磨,陡上关来感慨多。

关下人称真意气,关头人说白头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渡桑间

逢人勿问我何方,信宿并州即我乡。

明日桑间横渡去,两程又见梅衡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