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其二)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馆娃宫深深春意长,乌鹊桥高高秋夜凉。
风和月不懂人间变换,侍奉君主竟如同侍奉吴王。

注释

馆娃宫:古代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宫殿,象征奢华与荒淫的生活。
深:深远,这里形容宫殿的幽深。
乌鹊桥:传说中吴王夫差为方便西施游玩而建的桥,象征爱情或奢侈。
秋夜凉:秋天夜晚的凉意,暗示寂寞与凄清。
风月:指自然界的风和月,象征无知无觉的事物。
人世变:人间的变迁,指国家兴衰、历史更迭。
奉君:侍奉君主,指臣子对君王的忠诚与服侍。
直似:简直像,表示程度高。
吴王:指吴王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因沉迷西施而亡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馆娃宫深春日长”,这里的“馆娃宫”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一个建筑,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胜。诗人通过这个特定的地点描写出春天的日子过得悠长,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时间的静止和美好的氛围。

“乌鹊桥高秋夜凉”,“乌鹊桥”同样是一个具体的地标,它可能是某个地方的一个著名桥梁。诗人用这个景象描绘出秋天夜晚的清凉,通过这个环境设定增强了秋夜的寂静与凄清感。

“风月不知人世变”,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自然界的风和月不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这里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永恒与人间短暂之间对比的思考。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可能带来的变化无常的一种感慨。

“奉君直似奉吴王”,这一句则是用历史上的典故来表达对朋友的尊敬之情。“吴王”通常指的是古代吴国的君主,这里借用这个形象强调了诗人对李使君的崇高敬意,好像在朝拜一位君王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与秋、静与动,以及自然界的不变与人世间的变化,用一种温婉而深情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

戚里誇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

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宗实上人游江南

忽辞洛下缘何事,拟向江南住几时。

每过渡头应问法,无妨菩萨是船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陕府王大夫

金马门前回剑佩,铁牛城下拥旌旗。

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客

病上篮舆相送来,衰容秋思两悠哉。

凉风袅袅吹槐子,却请行人劝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