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台墓为韩通政赋

银台墓,萧关路。落日春草青,苍山起寒雾。

萧关路,银台墓。

墓前嵯峨石碑古,下有双棺闭泉户。

夫为正议妻淑人,四封三品俱皇恩。

先银青,后金紫,生儿愿得银台子。

银台功业何可知,请向墓前看制辞。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边贡所作的《银台墓为韩通政赋》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庄重的画面,通过银台墓与萧关路的对比,以及对墓中人物生平的追忆,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

首句“银台墓,萧关路”,以“银台”与“萧关”形成鲜明对比,银台象征着富贵与荣耀,而萧关则代表了遥远与荒凉,预示着墓主人一生的辉煌与最终的归宿。接着,“落日春草青,苍山起寒雾”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春草青青、苍山环绕、寒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生机勃勃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为墓地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哀愁。

“萧关路,银台墓”再次强调两者之间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墓主人从繁华走向宁静的过程。接下来的“墓前嵯峨石碑古,下有双棺闭泉户”描绘了墓地的庄严与静谧,石碑矗立,双棺深埋,象征着墓主人的永恒安息。

“夫为正议妻淑人,四封三品俱皇恩”赞颂了墓主人的品德与功绩,正议和淑人分别指出了其在道德和家庭中的高尚地位,四封三品则表明了其在官场上的显赫身份,这些都是皇恩加身的体现。

“先银青,后金紫,生儿愿得银台子”进一步描述了墓主人的家族传承愿望,希望子孙能继承其银台之名,延续家族的荣耀与功业。

最后,“银台功业何可知,请向墓前看制辞”以疑问句式结束,引人深思。制辞,即墓志铭,是记录墓主人生平事迹的文字,通过墓前的制辞,可以窥见墓主人的一生功业与成就,从而感受到其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叙述,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病妇行为恽功甫悼亡

妾嫁郎,才十五,辛苦为郎立门户。

舅丧未了复姑丧,十载牛衣一环堵。

荐书初下郎有名,寒冬携妾来京城。

可怜弱质犯霜雪,春花一夜成秋零。

左揽儿,右牵女。泪湿枕花红,凄凄背灯语。

招魂须故衣,埋骨须故乡。

郎恩岂云薄,妾命自不长。

解钱系儿褓,留市梨和枣。

拔钗穿女裳,留作嫁时妆。

儿女勿啼郎勿哭,丧车不反泉台毂。

形式: 乐府曲辞

嗟克明为段佥事惟勤乃翁作

孰谓弟无子,兄子为后与子同。

孰谓天有知,三子夭以殇,无后翻在躬。

嗟而克明,为子克子兄克兄。

吴人至今传,为吏公且平。

嗟而克明,葬以一命服,祭以五鼎烹。

有子官度支,出典邦国刑,铁冠白笔纡银青。

过家上冢泣,所生以三尺。

孙嗣宗祊,谓天无知,天竟有知,嗟克明。

形式: 乐府曲辞

归人哀为南海张进士作

归人哀,哀不极,双墓累累五羊侧。

亲颜欲见不可得,梦里相看画中忆。

养儿谓言得儿力,昼锦归来扫荆棘。

百金置酒千金庖,散作空山老鸦食。

归人哀,哀不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接树叹为方举人乃翁作

朝汲水,暮伐土,山人接栗山中圃。

白头翁妪感且伤,那能更待渠实尝。

春风花开秋结果,玉盘跪进黄金颗。

冰鱼冻笋古有之,谁道苍苍不关我。

我圃之树今十围,双亲何在冢累累,山人见之双泪垂。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