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净昱的《题丹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丹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白水丹山何处看”,开篇即以疑问引人入胜,仿佛引领读者踏上一场寻觅之旅,去探寻那白水与丹山交织的神秘之地。接着,“清晖亭上一凭阑”一句,将读者带至一个高处,通过“凭阑”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俯瞰万物的意境。
接下来的“半空积翠三台近,万丈飞流五月寒”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丹山的高峻与瀑布的壮观。翠绿的山峦在半空中汇聚,显得格外接近,而瀑布从万丈高空倾泻而下,即使是在炎热的五月,也给人一种清凉之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仙女吹箫来洞口,山人采药出云端”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引入了神话色彩,仙女与山人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与神秘感。仙女吹箫,山人采药,这些场景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赋予了丹山以生命与活力。
最后,“我身亦是邻峰鹤,来往相从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丹山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一只邻峰的仙鹤,在这山水之间自由翱翔,不愿离去。这种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丹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