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广陵吊古

落日西风,何处问、隋家宫阙。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更乍起,悲笳咽。

人未散,哀筝急。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

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广陵吊古》由清代诗人王允持所作,描绘了对扬州(广陵)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

开篇“落日西风”,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夕阳西下,秋风萧瑟,为整首词定下了哀伤的基调。接着“何处问、隋家宫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寻与失落感。隋家宫阙,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几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景象——竹西的歌舞升平,雷塘的烟波画船,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描绘了往日的欢愉场景已成过往云烟,只有萤火虫的微光和渐行渐远的龙舟声,暗示着繁华不再,只剩下淡淡的哀愁。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直接点明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玉钩斜是扬州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埋葬古人遗骨的地方,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人物的深深哀悼。

接下来,“更乍起,悲笳咽”、“人未散,哀筝急”两句,通过乐器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痛记忆。

“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女子化妆的变化,暗示了时代的更迭与人物命运的起伏。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冷清,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沧桑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以樊川(唐代诗人杜牧的别称)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共鸣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吊古之作。

收录诗词(7)

王允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烛新

自扬州梦断。叹几遍东风,流年潜换。

无端信马看花去,又被莺声屡唤。

玉壶贳酒,都不是、旧游庭院。

凭栏久,一片冰心,笑谢杏梁双燕。

试听津鼓频催,早缆解春江,绿烟零乱。

相看独有玲珑月,蓬底浊醪徐劝。

分香解佩,回首十年恩怨。

重拈起、薄幸青楼,杜郎公案。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解连环

乱帆零雨,对清尊潋滟,缓歌金缕。

便醉里、暂解离愁。奈灯暗酒醒,两眉还聚。

寂寞芙蓉,但回首、露汀烟渚。

听琵琶水面,宛转玉人,枕畔私语。

无端顿成间阻,望关河浩渺,有恨谁诉?

纵解寄、千里相思,怕回雁峰头,峭难飞度。

天末羁魂,梦不到、绿窗朱户。

倩西风、一时吹转,暮云断处。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春风袅娜.江楼

向江山佳处,结个层楼。凌碧落,俯沧州。

倚危阑,弥望烟涛无际,滔滔东注。千古安流。

吊罢湘灵,歌残楚些,横笛何人更上头。

情到片云多入梦,悲来香草亦生愁。

笑我一行作客,五湖三泖,闲风月,零落谁收。

诗社长,酒泉候,时乎不再,老矣焉求。

无业堪消,维摩十笏,有钱可买,陶岘三舟。

寄声鸥鸟,道倦游司马,归来早晚,同泛清秋。

形式: 词牌: 春风袅娜

浣溪沙.戏友

鱼子兰香小露滋。起来移近绣帘丝。

嫩黄初剪两三枝。

唤得雪儿教捧去,葵花小合豆青瓷。

谢娘刚好晓妆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